一接戰,孟狼的心舊不斷下沉著。
對面的漢騎並不多,只有大約五千人左右,但是,這些漢騎胯下的戰馬,居然不怕他們蠻人的坐騎戰虎之虎吼,這讓孟狼十分不理解,也是他心情沉重的主要原因。
他們南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猛獸騎兵了。
漢軍的坐騎都是戰馬;而他們蠻人的坐騎,不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豹子之類,就是戰象,最次也是成群的惡狼。所以說,漢人的騎兵,是幹不過他們蠻人的猛獸騎兵的。
這也是經過實戰驗證過的。
遠的且不說,只說半個多月前,攻破雲南城時,還有伏擊那兩萬漢軍援兵時,只要他們蠻人出動蠻騎兵,漢人的騎兵多半會不戰自潰,然後就會引發漢軍潮崩般的潰敗。
甚至,在攻克那些小縣城時,只要象騎兵出動了,那些小縣城多半會不戰而降。
這一切,都源自於,漢人對他們蠻騎的恐懼,對他們蠻騎的坐騎的恐懼!
一旦漢軍不再恐懼他們蠻人的猛獸坐騎了,等待他們蠻騎的,就是被絞殺。
就譬如說現在,孟狼帶著剩下的著一萬虎騎兵,居然被對面的五千漢騎給大的節節敗退,甚至,他們蠻騎死傷十餘人,才有可能換來一名漢騎的戰死!
蠻人驍勇,但是,用中原漢人的話來說,就是個人之勇,匹夫之勇。如果與漢軍進行混戰,或者陣地廝殺,百名蠻兵都不一定是十名漢軍的對手。
漢軍兵戈鋒利,甲冑堅實,他們還懂得戰陣配合。
相反,他們蠻人手中的武器,用中原漢人的話來說,就只配當燒火棍,遇上了漢軍手中的兵刃,他們蠻人的武器幾根撐不住三五個回合就會被砍斷。
而且,他們蠻人身上的皮甲,用中原漢人的話來說,就是硝制不合格的殘次品,甚至比不得漢軍身上的牛皮甲結實耐用。於是,同樣被砍的話,漢人基本不會怎麼滴,最多也就是一點點輕傷,而他們蠻人不是缺胳膊少腿的,就是被砍翻在地。
更重要的是,一旦混戰,他們蠻人都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
不像漢人那樣,小隊之間會相互配合。
這才是他們蠻人,總是幹不過漢軍的最主要的原因!
……
戰場上,趙子龍為劍鋒,帶著麾下騎兵們,席捲著對面的蠻騎。
當戰馬不再懼怕老虎時,蠻人的虎騎兵其實也就那麼樣,甚至還不如中原的漢騎驍勇。
騎士們手中的長槍,輕易就能將蠻騎刺個對穿,槍刃隨便一劃拉,就能輕易劃開蠻人身上的皮甲,然後給那些蠻騎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傷口。
蠻人的反擊,對於漢騎來說,聊勝於無。
接戰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蠻騎就死傷過半了,而漢騎的戰損卻還不到一成。
這時候,蠻騎中有人心生恐懼,大叫一聲,鞭策著胯下的戰虎逃進了旁邊的山林中去;這名蠻兵的潰逃,瞬間就引發了剩下的蠻兵的潰逃。
數百年來,漢軍留給周邊異族的恐懼,是根植於靈魂深處的。
這次蠻王孟獲起兵,攻略大漢邊地益南四郡,因為一開始就取得了重大勝利,這讓十萬叢林中的蠻人看到了崛起的希望,於是,許多蠻族紛紛想孟獲效忠。
然而現在,當趙子龍的這五千漢騎,給了蠻騎當頭一棒時,蠻騎們這才想了起來,那與生俱來的恐懼,於是,蠻騎的潰逃,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