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雪。
藍鯨大廈樓下已經鋪滿了白色。
瑪瑙湖上結了冰,有孩童在上面玩耍,也有人在冰面上鑿出了洞,握著杆子釣魚。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愜意。
自從藍鯨大廈對外出租以後,樓下的商鋪生意顯然沒有以前那麼好做了。
韓友民和夏祈雪父女兩人除了經營菸酒水果和一些小零食外,從藍鯨物業公司裡又把商鋪前面的一塊空地租了下來。
上面蓋上鐵棚,四周搭上深色的油布,裡面架上些鍋灶爐和桌椅板凳,就算是個讓員工除了食堂外換口味的好地方了。
主要是物美價廉。
當初父女倆能在這裡有個自己的營生,全部是因為江洋的照顧。
商鋪是交給他們管理的,每個月只能領些工資。
平日裡,夏祈雪幾乎是不花錢的。
甚至大多數時候每個月一分錢都不花。
這跟她的習慣有關。
除了這藍鯨大廈和宿舍之間,夏祈雪基本不會去別的地方。
每個月的工資,她也都會交到父親韓友民的手裡。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好轉,韓友民的手裡也存了些錢。
生活總要奔著好的方向去。
於是韓友民便打算把藍鯨大廈的這個商鋪買下來。
這樣一來,父女兩人也算是在京都徹底紮了根。
至少有個自己的營生在這裡,心裡也會踏實很多。
好在藍鯨大廈的高層們都知道這對父女是被江總「特殊照顧」的。
當韓友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藍鯨大廈的物業部便直接給予了配合,並且一路綠燈,價格也是按照市場最低價給的。
商鋪總共23平米,單價每平米7500元,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和裝修費用,算在一起給出了21萬的價格。
在如今的京都和藍鯨大廈的地段來說,這算是公道價了。
韓友民也沒有任何猶豫,事情很爽快的定了下來。
於是在第二天就交了6萬塊錢上去,表示以後每個月都會還一部分。
這個想法把藍鯨大廈物業部的經理弄的哭笑不得。
經理告訴韓友民,藍鯨大廈的物業部是物業部,不是辦理貸款的地方。
想要分期購房,需要銀行進行擔保才行。
為了這件事,韓友民沒少跑。
當初他從外地到京都來,是以打工的名義過來的。
不僅戶口沒在京都,就連暫住證都是藍鯨集團以在冊員工的名義給辦理的,就更不要說房產車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