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回去遂弄個手段把毫。
毛拔了三四十根吹口仙。
氣叫變都變作斑斕勐虎。
攔住前路孝吼踴躍眾僧。
方懼不敢前進大聖才引。
師父策馬而去少時間去。
得遠了眾僧人放聲大哭。
都喊有恩有義的老爺我。
等無緣不肯度我們也且。
不說眾僧啼哭卻說師徒。
四眾走上大路卻才收回。
毫毛一直西去正是時序。
易遷又早冬殘春至不暖。
不寒正好逍遙行路忽見。
一條長嶺嶺頂上是路三。
藏勒馬觀看那嶺上荊棘。
丫叉薜蘿牽繞雖是有道。
路的痕跡左右卻都是荊。
刺棘針唐僧叫徒弟這路。
怎生走得行者道怎麼走不得又道。
徒弟啊路痕在下荊棘在上只除是。
蛇蟲伏地而遊方可去了若你們走。
腰也難伸教我如何乘馬八戒道不。
打緊等我使出鈀柴手來把釘鈀分。
開荊棘莫說乘馬就抬轎也包你過。
去三藏道你雖有力長遠難熬卻不。
知有多少遠近怎生費得這許多精。
神行者道不須商量等我去看看將。
身一縱跳在半空看時一望無際真。
個是匝地遠天凝煙帶雨夾道柔茵。
亂漫山翠蓋張密密搓搓初發葉攀。
攀扯扯正芬芳遙望不知何所盡近。
觀一似綠雲茫濛濛茸茸鬱郁蒼蒼。
風聲飄索索日影映煌煌那中間有。
松有柏還有竹多梅多柳更多桑薜。
蘿纏古樹藤葛繞垂楊盤團似架聯。
絡如床有處花開真布錦無端卉發。
遠生香為人誰不遭荊棘那見西方。
荊棘長行者看罷多時將雲頭按下。
道師父這去處遠哩三藏問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