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3章 我只是跟隨內心,去做好我自己。(求訂閱!月票!)

當然,這不包括自己的獎項名稱。

一般來說,頒獎前肯定不會告知你的,只是因為李少傑這例子實在是有點太特殊了,獲獎的訊息是瞞不住的,所以,只能瞞一瞞名稱什麼的。

李少傑自然也不是特別在意。

和那些流量們有點獎項都想誇大了吹可不一樣,真正的大師,往往懷著一顆學徒的心。

你要說找個nb點的頒獎晚會,裡面混一個邊角料級別的自費獎,然後拿出來大吹特吹,刻意引導粉絲們將其認知成c位獎的這種事兒.......

反正有點臉的人都是做不出來的。

偏偏,都已經成國際大師了,再不濟的人,也都是要臉的。

頒獎晚會的當天,和李少傑想象中的場景是不太一樣的。

說是頒獎晚會,還真就是晚會。

不過不是娛樂晚會,而是“晚上的會議”。

沒有節目演出。

屬於很官方,很嚴肅的一種會議形式的典禮。

會議上,音理會的幹事們會總結這一年的內容與成就。

然後對每一個細化分支的音樂家進行表彰與肯定。

“來自於肯亞的音樂家魯託,在今年一年裡,將全部的身心傾注於對東非音樂的教育,與發展上,積極與各國音樂家進行溝通,完全稱得上是當代音樂家的表率。”

秘書長卡斯蒂娜對獲獎音樂家們,進行了肯定。

這是屬於整個國際音樂界的認可與肯定。

魯託十分的激動,走上臺,握著獎盃,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散去。

“謝謝音理會,謝謝卡斯蒂娜秘書長,謝謝在座的各位。”

能獲得音理會的認可,在魯託看來,那絕對是這輩子最高光的時刻。

作為非洲小國肯亞出來的音樂家,最終能夠站在聯合國的領獎臺,確實是一部極為驚人的逆襲經歷,哪怕這經歷是耗費了人生四十年才達成的。

這就代表了魯託一輩子的努力,被整個行業認可了,並且大為讚譽。

其他的出席者均是獻上了掌聲。

能夠站在這個領獎臺的人,在推動世界音樂發展,世界音樂交流,音樂的教育,以及以音樂文化交流來呼籲合作和平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理應獲得人們的尊重。

如果說慈善大使看的更多的是你的影響力,那麼在這裡,看的更多的就是成就。

魯託其實在整個音樂圈的影響力真沒多麼大。

但他做的事情足以令不少所謂的慈善大使都為之汗顏。

音樂的發展,藝術的轉換,是一個理性與感性交織的過程。

藝術是緊隨社會形態發展的,每一次藝術審美的變遷,都是伴隨著重大的社會變革。

魯託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編寫教材,帶頭進行音樂教育。

可之所以能夠被邀請到這個場合頒發獎項,遠不是字面那麼簡單的。

世界各地的教育資源分配是完全不一樣的,更何況是藝術。

在國內,教育資源的分配已經十分的廣泛,十分的均衡了。

就所謂網路理智者所說的“花錢上輔導班”“請家教”“找更nb的老師”,這如果放在世界大環境下,真的談不上是教育資源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