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討論會上,出於照顧少年們的面子,張雲翼沒有開口。
可聽著聽著,張雲翼忽然發現,這種戰後討論的法子,真是妙到了極點。在少年們的討論下,戰場上的各種細節逐漸清晰起來。就連他以往想不到地方,也都在少年們的討論中暴露無遺。
“太妙了。”張雲翼忍不住拍案叫絕。
這種戰後討論會實在太妙了。
先不說戰場經驗得失的收穫,單隻討論出每個人在戰場上的具體表現,就讓張雲翼心中充滿欣喜。
在戰場上,你是勇猛衝鋒還是怯懦避戰,同伴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戰後這麼一討論,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一目瞭然,全都清清楚楚的擺在了大家面前。
這哪裡還會有冒功諉過的餘地!
老兵張雲翼清楚的知道,在軍中,冒功諉過的行為是最損傷士卒士氣的。一旦發生這種事情,軍心也就散了。
少年隊的這種戰後討論,把所有的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擺到桌面上,再想冒功諉過,那難度可大了不止一星半點。
信王殿下真是神了!
張雲翼對信王已經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必須投效信王!張雲翼再次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做信王的家將,哪怕他這輩子無法在朝廷出頭。可只要學到真才實學,學到這種能傳家的真才實學,他的兒孫輩總有機會站到朝堂之上的。
張雲翼一臉的堅定。
京城
朱由檢最近快要煩死了。
最近真是諸事不順。
大哥朱由校全盤採納了他的建議,把王恭廠的火藥庫、兵工作坊和火藥作坊徹底分離了。
王恭廠只保留了火藥庫。火藥作坊遷到西直門。兵工作坊也遷到石碑衚衕。
兵工作坊的搬遷,導致隧發槍的製造暫時停止,預計裝備少年隊的新槍也不得不向後延遲。朱由檢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喜峰口的龍門客棧已經開張了,可預想中的羊毛收購卻只有寥寥幾起。雖然知道這是因為名聲還未傳開的關係,可朱由檢還是覺得有些煩躁。
更讓他煩躁的,是柳河之戰的後續不幸被阮大鋮言中了。
孫承宗已經上了正式的辭職奏章,朝廷兵部的點驗專員也啟程去了遼東,這個結果讓朱由檢感到格外的沮喪。
朱由檢預感到,大明的將門從此只怕會變得越來越張狂。很明顯,這對大明絕不是什麼好事。
最讓朱由檢煩躁的,是陸彥邦。這個老太監最近都成了朱由檢的跟屁蟲。
不就是要結個婚嗎?至於搞得這麼繁瑣嗎?
朱由檢簡直有至尊寶遇到了唐僧的感覺。
隨著朱由檢的婚期臨近,張皇后生怕小五年幼無知,搞不清楚大婚的各種流程細節;她特意派總管陸彥邦,來幫朱由檢熟悉大婚的各種流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