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廂竹姐姐,奴婢寒梅,貴妃娘娘說您如今是掌殿女官,身份與往日不同,又受了傷,所以讓奴婢到寒池殿來,聽您安排。”
“這是翊坤宮的小廚房做的膳食,娘娘說要到用晚膳的時辰了,便讓奴婢順路捎帶過來。”
廂竹在心裡嘆氣。
怎麼太子妃送了宮女來,貴妃也送?
還有這名字,寒梅……真的不是貴妃聽聞了臘梅的名字,臨時幫寒梅改的嗎?
良才剛提著食盒進來,就聽見了這句話。
他先將自個兒手中提著的食盒放在桌子上,又從寒梅手裡將食盒接過來。
“姐姐,我帶過來的膳食分量不多,本想著我吃晌午臘梅姐姐帶回來的面餅充饑,現在好了,咱們都能吃上熱乎飯啦。”
“臘梅姐姐,快來用膳了。”
良才邊掀開食盒蓋子,邊大聲向隔壁喊道。
收拾了一下午的臘梅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本以為又要自個兒跑老遠去膳房啃面餅,沒想到翊坤宮的人都來送膳食。
臘梅目光複雜地看著廂竹。
這就是被皇子看上的待遇麼?也不知廂竹日後跟著四皇子出宮時,會不會將她帶去四皇子府。
翊坤宮的膳食很精緻,白粥黏稠,散發著清甜的米香,小菜涼碟,還有包子和糕點。
份量不多,勝在數量多,加之良才提來的膳食,四個人吃飽綽綽有餘。
飽餐一頓後,寒梅爭著去洗碗。
臘梅收拾屋子太累了,也就沒有同寒梅搶。
寒梅打了水,往院子裡瞧,見廂竹獨自在院子裡,便跑到牆角邊,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向外扔去,然後學著貍奴叫了兩聲。
牆外傳來了輕微的回應聲,寒梅這才回去繼續洗碗。
廂竹正繞著院子將還能用的燈籠都重新掛起來。
屋簷下,廂竹正踮著腳尖拎著燈籠往上掛的時候,隨著龍涎香的飄進,有人從背後靠近她,想要託舉著她的手臂幫她掛燈籠。
廂竹靈活地避開後跪在地上:“奴婢叩見襄王爺。”
破舊的燈籠歪倒在廂竹腳邊。
襄王趙琰沒想到他不過輕觸了廂竹的衣裳,人就已經遠離了他,讓他落了個空。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趙琰彎腰去攙扶廂竹:“免禮。”
廂竹眼角的餘光瞥見襄王想要扶她的動作,哪裡敢讓襄王真的扶她?
謝恩起身的時候廂竹順勢將燈籠撿起來,不著痕跡地後退了半步,再次拉開同襄王之間的距離。
趙琰的指尖又只是擦著輕紗而過,落了空。
一次是巧合,兩次,那就是故意為之了。
趙琰若有所思地展開摺扇輕輕晃動:“你是如何認出本王的?”
“回王爺的話,奴婢是從王爺的穿著看出來的。”
蟒袍,王爺可穿,幾位皇子,只有二皇子趙琰封了王,襄王的身份不言而喻。
“你果然聰慧,這個燈籠也不知摔壞沒有,本王幫你掛吧。”
趙琰伸手去拿廂竹手裡的燈籠。
廂竹正要避開,一道飽含怒氣的質問聲從趙琰背後傳來:“你們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