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清算一下武家人。
李世民解開腰帶,就要往外走。
“大姨夫,你幹嘛?”
“我抽死稚奴這個混賬東西!我今天非得打死他!”
“丟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不可饒恕!”
“大姨夫, 淡定點!”蕭然拉著李世民。
“朕淡定不了一點!”
李世民實在忍不住了。
“你理智點!”
“李治!你讓朕怎麼李治?大好的江山社稷交給他,他丟了祖宗基業。”
“武才人,也是李家兒媳婦,她的皇位又給李家人了。”
聽到這些李世民心裡這才舒服點了。
“大姨夫,武才人掌權,是稚奴執政後期的無奈之舉,也是朝堂鬥爭歷史程序的必然結果,後期的稚奴身體確實不好。”
“他考慮最壞的結果就是武才人是第二個呂后,大不了就是垂簾聽政,相比起被權臣架空,奪權,稚奴很明顯是更相信武才人的。”
“權臣架空,說不定大唐真的就三世四世而亡了。”
“武才人再怎麼說也是太子的生母,她總不能把皇位給其他人。”
“稚奴最後的遺照還特地交待了,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找武才人,他知道武才人的能力。”
“武才人隻手遮天他想到了,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武才人太能活了,一大把年紀居然還當皇帝。”
李世民嘆了口氣,“話是這樣說沒錯,要是這個女人心血來潮把皇位給武家呢?”
“大姨夫你都氣糊塗了,她確實有這種想法,但是一方面武家人爛泥扶不上牆,另一方面武家沒有政治資源啊!皇位武家人坐不了,輪不到武家人!”
不管是李家,還有楊家都是軍事貴族,有龐大的關係網,武家沒有。
“再說了,侄子哪有兒子親啊!武才人不糊塗,就不可能把皇位給武家。”
李世民點點頭,“這倒是...”
“武才人功過參半,也是有貢獻的,肯定比不上大姨夫你,但也不是平庸之輩,肯定比李顯李旦強的多。”
“這一點朕相信,女人在這個時代要當皇帝,面對阻力可以想象。”李世民也知道。
不管是垂簾聽政,還是二聖臨朝,臨朝稱制,距離九五之尊還有一道天塹。
這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沒有這種先例。
“她是封建歷史上第一個女皇,也是唯一一個,真的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