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來《西遊》中的這首名句,心中也憧憬著將來有一天能夠像孫悟空那樣,可以隨意變化,若真能做到,在這蜀山世界裡就是降維打擊,真的可以躲避三災五難了,我隨便變個鵝卵石,變根雜草,那些仇家又如何能找得到我?
“只是,不知道我現在會不會被人看出妖氣?應該試一試,況且有了人身,也可以去中土走一遭了,許多藏寶的地方也可以去挖一挖了。”
他對金篆天符的參悟又增進了一步,雖然只是一步,卻有了質的變化,將天書玉匣拿出來,再施法開啟,竟然毫不費力就把後面兩層全給開啟了!
玉匣第二層藏著六粒丹藥和一根玉尺,藥是聚魄煉形丹,當年上古金仙廣成子所煉,尺是九天元陽尺,廣成子的隨身煉魔之寶。玉匣第三層則藏著真正的天書。
時飛陽盤膝坐在地上擺弄這些東西,先看天書,開啟以後,裡面果然盡是上古蝌蚪文,一個字也不能認識。
廣成子這部丹經共分三部,各有側重,上卷在凌渾手裡,主講大道,配有九字真言和註解。
中卷在嵩山二老手裡,主講功法,二老本也不認識,無法修煉,後來得長眉真人拿去,參悟出大約半數內容教給他們,並不能作為主修功法,只能做個參照罷了。
下卷主講各種應用法術、煉丹煉寶、陣法神符等等,可惜書山裡面能看懂這種蝌蚪文的是鳳毛麟角。
時飛陽不服輸的勁頭又上來,推測這三部天書丹經是廣成子所留,但上卷的註解應該是黃帝所書,所謂的註解,也不過把廣成子的蝌蚪文翻譯成幾千年前黃帝那個時期的文字,真拿出來,自己也還是不認識。
不過華夏文字象形重義,表音只是附帶,是因為有了這個部分才同意這樣讀,而不是為了讀這個音特地填入這部分偏旁。既是表意,便有意可傳,先人後輩,自有交感通意的可能。
他試著按照金篆天符去拆解那些蝌蚪文,果然很快便看出一些端倪。
世上蝌蚪文有很多種,每種蝌蚪文互相之間有相通的也有完全不通的。
時飛陽揣摩廣成子所用的這種蝌蚪文造字邏輯,無外乎還是華夏源頭,陰陽五行,諸天星辰,每個組成字的筆畫都是蝌蚪形狀,而一個個蝌蚪都都跟星象有關,那金篆天符又是星象的會意濃縮,兩下里對照,很快就破解出來二十多個字。
黃帝十分好學,經常向主修某種專業的臣工們不恥下問,廣義上的老師有很多,但真正意義上的師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九天玄女,教了黃帝格天術數,最著名的便是三式:太乙主天,佔國運,六壬主人,占人事,遁甲主地,佔軍事。黃帝打敗蚩尤,就多虧了奇門遁甲之利。
另一個老師就是廣成子,黃帝屢次去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廣成子教他的是修身治國之術,當時,廣成子已經有一千兩百多歲了,他也是由人修成。
華夏文明的源頭即女媧、伏羲。而華夏文明的本質即大道。
無論是黃帝、還是廣成子,其根本都在這裡。
時飛陽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識都在大腦裡湊在一起,提綱契領,深究本質,再返回來將金篆天符去破解蝌蚪文,雖然很艱難晦澀,又有先解錯誤,後面發現矛盾以後再推翻重來,但到底路子是對的。
他在洞中閉關苦修,一連數月,將蝌蚪文破譯出來大約三分之一,很多句子都能夠勉強看懂,經文的本來面目也越來越多地浮現在他面前,哪些是上古時期的法術,哪些是煉藥的丹方,哪些是排布的陣法……
那九天元陽尺本來需要上卷的九字真言才能應用,不然拿在手裡毫無用處,不過那九字真言是黃帝所留,為了給後人方便使用而設,時飛陽直接找到祭煉九天元陽尺那章,雖然尚有大部分字不認得,但磕磕絆絆也揣摩到了其中意涵,透過反覆地試驗祭煉,非但能夠驅使寶尺,還反過來加深了許多對經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