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的西蔭山變得熱鬧了起來。
不光是因為多了張北行這群前來看日出的小青年。
更是有一大堆的記者為了採訪張北行,順著山路一路走了上來。
走在山路上,後面跟來的記者們渾然忘記了一件事情。
便是他們在上山的時候,沒有問清楚張北行等人的目的地。
直到在山上走了小半的路程,時間來到晚上**點鐘了,這才有人突然別過勁來:
“臥槽,咱們光顧著上山找人採訪了,但問題在於,咱們去哪找人採訪呢?”
“你們有誰知道他們去哪兒了嗎?”
人群中有人開口問著。
聽到他這話,不少人為之一愣。
是啊,張北行他們都去哪了呢?
總不能讓他們在山上漫無目的的瞎雞兒找吧。
那得找到個猴年馬月啊。
念及於此,這群上山找尋張北行的記者們頓時就騷亂了起來。
只有少部分人在上山前就已經將事情給問清楚了。
知道張北行他們是奔著西蔭山東邊的瀑布去的。
但這種事肯定是不可能說的。
老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
大家都是記者,都是為了採訪張北行,報道這個大新聞才來的。
但流量就那麼多。
就那麼兩三家報道,分吧分吧也夠。
可現在光是那些在夷陵叫得上號的媒體,來的都有三四個了。
更不用說那些叫不上號的,規模很小,不出名的新聞報社了。
就算這件事引起來的熱度很高,社會反響很大。
這麼多的人瓜分,也完全不夠用!
流量變少就等於是錢變少。
他們大晚上的,苦哈哈的來爬山,為的不就能讓讓腰包鼓一點嘛。
鼓不起來就純扯淡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能不說就儘量別說。
放下助人情結,減少競爭對手,賺錢,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事。
秉承著你不賺錢我就能賺到錢的想法。
這些知情人混跡在眾多記者中,渾水摸魚。
提議著下山找西蔭鎮居民問清楚,明天再上山採訪張北行。
在順利的將其他的記者都給帶跑偏了之後。
這群人又悄咪咪的折返了回來,與彼此對視了一眼,什麼都沒有說,朝著山上走去。
……
七月十五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