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你這手藝真是太棒了!”
當鮮香味美的油燜大蝦吃到嘴裡的時候,劉正宇覺得今天真是來值了,別說坐四小時的高鐵,就算坐八小時也值得。
這味道。
這口感。
哪怕在京城呢,也沒幾家酒樓能做到林旭這種水平的。
現在的酒樓為了追求利潤,已經很少用不好養活的明蝦來做這道菜了,而是用皮更厚的基圍蝦或者黑虎蝦。
雖然烹飪技法一樣。
但明蝦那薄而酥的蝦殼,是別的種類所沒有的。
“這蝦做得真好吃,不枉我跑半上午才買到。”
陳美德吃著外甥做的油燜大蝦,唯一後悔的就是買得太少了,應該把店裡的大蝦全買光的。
這樣才不至於一人只吃一兩個嚐嚐味道,一點都不過癮。
大舅媽齊香芝看自己丈夫那意猶未盡的樣子,忍不住說道:
“看你那饞樣,也不怕被外甥媳婦兒笑話,晚上做小龍蝦呢,讓你吃個夠。”
陳美德對小龍蝦興趣不大。
他覺得剝蝦太麻煩,不過想想是外甥做的,又忍不住期待起來。
油燜大蝦都那麼好吃,小龍蝦應該也不差吧?
“小旭,我看網上還有種做法跟這差不多的蝦,不過是料汁倒進鍋裡後,一直把汁收幹才出鍋,那種是什麼蝦啊?”
見識了侄子的手藝後,二姑夫石文明立馬變得不恥下問起來。
他平時接觸的都是村宴廚師,大家水平差不多,偶爾交流也只會聊某道菜的做法更省力氣。
對於新奇的做法是敬謝不敏呢。
畢竟對村宴廚師來說,追求的不是新奇的菜式,而是如何在主家的要求下把菜做的好吃不翻車。
在這種前提下。
沒幾個廚師願意去嘗試新的做法。
石文明也沒幾個可以交流的同行。
現在遇到懂得比較多的侄子,他自然變得踴躍起來。
“您說的那應該是幹?大蝦,做的時候得用豬骨高湯,這樣不僅香味更濃,而且高湯相對於水蒸發更快,收汁更徹底。”
林旭不會做幹?大蝦。
但他見過謝保民做過,而且還不止一次,所以對這道菜記憶猶新。
聽了侄子的話之後,石文明打算試試。
要是可以的話,就把幹?大蝦作為農家菜餐廳的招牌。
嗯,雖然店名叫農家菜,但一些高階新奇的菜品該上也得上,這樣生意才更加紅火,說不定以後還專門有人來吃飯呢。
至於為什麼不上油燜大蝦,一來是這道菜對食材要求太高,光活蝦這一項就夠愁人的了。
另外幾乎每次村宴上都有這道菜,在農家菜餐廳上的話,肯定沒幾個人會願意點。
正滴咕著的時候,石文明看到幾個拿著登山杖的遊客來到了餐廳門口:
“請問,現在有飯嗎?”
嗯?
這個點兒居然還有顧客來吃飯?
太讓人意外了吧?
他趕緊放下碗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