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蜜罐里長大的沉寶寶自然遇不到這種事情。
所以她有些替任傑不值:
“那姐夫就只能忍氣吞聲受著,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有啊,再立個功就行了,功勞越大,就越不容易被抹掉,甚至還會把他樹立成標杆和旗幟。”
沉國富崛起於微末,對這事兒太瞭解了。
林旭插不上話,將老媽帶來的栗子全都拿出來。
先用不粘鍋做了一些家庭版的糖炒栗子讓大家吃,然後將所有栗子都切開口,放到大鍋裡進行煮制。
煮十來分鐘後,把栗子剝出來。
這些栗子個頭小,相對好剝一些。
剝好後襬在蒸盤上,居然有滿滿兩大盤。
把蒸盤放進預熱好的小型蒸櫃中,進行蒸制。
栗子只有熟了做餡才美味,而做熟的方式,要麼蒸,要麼煮,要麼炒。
炒熟的栗子最香,但相對比較幹,煮熟的栗子雖然水分足夠,但味道會澹一些。
相對來說,最合適的方式是蒸,將栗子蒸熟蒸透,香味有了,水分也不至於太多,是做甜品餡的理想選擇。
客廳裡,韓淑珍看著鋼琴問道:
“今天又沒練琴吧?”
正準備上樓剪片子的沉寶寶撅了撅嘴:
“哪有?我下午剛給墩墩彈了貝大爺的《月光奏鳴曲》,墩墩全程趴在鋼琴上聆聽,到第三節時還不斷的搖晃尾巴,好想能聽懂的樣子。”
“所以,你所謂的拍墩墩,就是拍了墩墩聽你彈鋼琴嗎?”
“它喜歡聽我就彈咯,剪片子去了,栗子泥做好別忘了通知我過來品嚐。”
廚房裡,林旭看著這一幕,無語的笑出了聲。
你剪片子就剪片子,端一盤子糖炒栗子做什麼?
等忙完了還是我來吧。
他設定好蒸櫃的時間,隨即將剛剛做糖炒栗子的不粘鍋放在灶上,放入冰糖和清水,開始熬煮,準備熬一些冰糖水。
做栗子泥不是光有栗子就行的,還得加入冰糖、水、牛奶、黃油等食材。
這會兒林旭要做的,就是把水和冰糖熬一下,熬成冰糖水,等用料理機攪打栗子時倒進去,這樣糖水就完全加了進去。
冰糖和水不能胡亂加,是有比例的。
大致的配比就是每500克,也就是一斤去皮栗子,需要70克冰糖、80克水、150克牛奶、65克黃油。
當然,製作時不用這麼嚴苛,有個大概比例就行。
根據今天的栗子的量,林旭往鍋裡下入冰糖和清水,開火進行熬製。
熬的時候要用勺子在鍋裡慢慢攪動,這能加速冰糖的融化。
等冰糖完全化開,關火,放在一邊備用。
半小時後,林旭開啟蒸櫃,一股濃郁的栗子香味就從裡面飄了出來。
這味道很濃郁,連客廳裡的沉國富也聞到了:
“還是這種野栗子好啊,雖然個頭不大,但香味著實撩人。”
韓淑珍剝開一個糖炒栗子,去掉外殼後送進嘴裡:
“等會兒栗子泥嚐嚐味兒就行了,你可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