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將剩餘醬汁倒在盤子的另一側。
倒的時候勺子快速一畫,讓醬汁散落形成一個弧度,整道菜立馬顯得“西式”了很多,潔白的盤子也不顯得那麼單調了。
“米其林的範兒一下子就出來了,林老闆研究過西餐嗎?”
齊思明很好奇,嘴上說著不擅長做西餐,但上來就這麼專業,別的不說,就這個用勺子把料汁拉成漂亮弧線的做法,就不是新手能做成的。
林旭笑著說道:
“沒,我就是看影視劇中的西餐是這麼擺盤的,就跟著來了這麼一下。”
實際上,他這一手跟西餐沒什麼關係,這是擺盤的技能在發揮作用。
不管中餐還是西餐,哪怕只是把一個饅頭放在盤中呢,擺盤技能也會發揮作用,讓饅頭擺在盤子中能提升美感的地方。
說話的時候,林旭捏了兩根迷迭香放在蘋果上做點綴,這道香煎鵝肝就算是做好了。
不管做法還是賣相,都無可挑剔。
不遠處坐著的耿立山笑呵呵的說道:
“原本以為林小友只會中餐,沒想到西餐也這麼在行,真是讓人眼界大開,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驚喜。”
林旭擺盤完畢,放在一邊的工作臺上讓攝影師拍特寫。
而他自己沒做任何停留,開始用第二種方法做鵝肝。
這種方法就是不裹麵包糠粉的。
煎的時候裹上面包糠,做出來的鵝肝表面是酥的,這種香酥的質感,能將鵝肝的軟嫩和入口即化襯托得更加完美。
但對於不喜歡酥皮的人來說,這種鵝肝多少有些不夠純粹。
想要體驗鵝肝純粹的口感,那就是紅酒浸泡醃製一下,隨即放進平底鍋裡進行煎制。
很快,鍋燒熱。
林旭拿著廚房紙,把鵝肝表面多餘的紅酒擦掉,隨即放進了平底鍋中。
之所以要擦拭,主要是擔心紅酒多了,從煎變成煮,那樣容易讓鵝肝融化掉。
接下來的步驟跟剛剛差不多,兩面煎好拿出去,擺在麵包片上。
鵝肝跟其它食材不一樣,柔嫩,易化,所以不能多翻面,下鍋後基本上翻一次就可以出鍋了。
要是頻繁的翻動,有可能讓鵝肝碎掉,收穫一盤猶如豆腐渣一樣的鵝肝渣。
兩種香煎鵝肝做好,林旭對著鏡頭說道:
“鵝肝的經典做法就是這兩款,說白了就是裹粉和不裹粉的區別,三層時會搭配蘋果、菠蘿等水果,兩層時只有鵝肝和麵包,沒有水果……接下來我給大家展示一下鵝肝的第三種做法。”
他將一個生鵝肝擺在盤子裡,接著拿來一個手持噴槍,點火後用藍色火焰對著鵝肝炙烤起來。
火焰的溫度很高,鵝肝的表面立馬變得焦黃起來,香味也隨之開始散發。
相對於煎,高溫炙烤的溫度來得更直接,讓鵝肝表面成熟得更快,香味和油脂也更多的被鎖進了鵝肝裡面。
邱振華知道林旭今天是為了跟電視臺較勁,所以沒說太多的話,這樣後期剪輯時,能將更多的鏡頭給林旭。
但現在看到這種高溫炙烤的烹飪方式,忍不住說道:
“這一手厲害,比剛剛煎的難度可大了去了,因為火焰升溫更快,可能差幾秒的功夫,做出來的鵝肝就會天差地別。”
這有點像是日料中烹製烏魚子的吃法。
也是這樣用火焰灼燒一下就開始吃,灼燒的距離、溫度、時間等等,全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一面烤好,林旭直接翻到另一面繼續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