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的農村家庭,幾乎每家都有火塘。
不僅用來做飯炒菜,而且還是重要的取暖裝置。
剛開始吃飯時,火塘燒得通紅,砂鍋裡的米粉一直在咕嘟著,這會兒根本沒法喝湯,只能先吃粉。
等粉吃得差不多了,火塘裡的火也已經熄了。
這會兒再端著小碗,從鍋裡舀一些酸湯,一邊小口啜著,一邊和家人隨便聊著家常,囑咐老人注意身體,囑咐孩子用心學習。
林旭這麼一描述,沈佳悅一臉嚮往的說道:
“聽起來很有感覺,等咱回老家的時候,也弄這麼一個火塘圍著邊烤火邊聊天吧?”
“北方的房子在構造上就沒法用火塘,你想體驗圍爐話家常的感覺,回頭弄一個小炭爐就行。”
用火塘的老房子,牆根兒和屋頂是通風的。
外面的風順著牆根兒的縫隙鑽進來,順著火塘的位置向上,透過屋頂的一些縫隙再飄出去,所以不用擔心被煙燻到,也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
另外這種構造,也給做燻肉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做好的臘肉掛在火塘上燻一段時間,吸收足夠的煙火氣,做出來的燻臘肉自然是非常美味的。
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就是這個道理。
“炭爐也行,小時候在奶奶家,用的是蜂窩煤,冬天烤火的時候,還能放一些花生或者饅頭在上面,炕得又香又酥,老爸每次都跟我搶著吃,壞得狠!”
林旭一邊收拾廚房一邊說道:
“這是好事兒,好多人一直盼著跟父母有這種歡歡喜喜的關係呢,但最終卻搞得冷冰冰的,父子關係搞得跟上下級一樣。”
收拾完廚房,沈佳悅特意給墩墩換上了一件喜慶點兒的小毛衣,抱著它開車去店裡。
今天是陳燕訂婚的大日子,全家人都會來,所以墩墩要打扮得帥氣一點,畢竟它可是長輩們的心頭好。
路上,沈佳悅坐在副駕上說道:
“我看有篇文章說,貓是很陰險的動物,好像從四千年前,它們就開始有意識的透過模仿嬰兒靠近人類,獲得人類的照顧和寵溺……”
正趴在後座上看窗外風景的墩墩:“!!!!!!!!!”
這算陰險嗎?
這是用最低成本獲取不勞而獲衣食無憂的生活品質,這叫智慧。
人類,你們輸給貓貓們太多!
“旭寶,你說為什麼人們對狗很嚴厲,對貓很寬容呢?”
這會兒前面正好是紅綠燈,林旭緩緩把車停下,笑著說道:
“也不算嚴厲吧,狗是社會性動物,心理上會有等級感,伱偶爾嚴厲一下,會讓狗的脾氣收斂很多,否則就會變成拆家能手,因為它把自己當成一家之主了。”
“那貓呢?”
“貓不管什麼時候,都覺得自個兒是主人,它沒什麼尊卑意識的,你對它不好就走人,此處不留爺,那就換個鏟屎的。”
沈佳悅扭臉看著墩墩問道:
“兒子,你會不會有一天也會離開我們?”
墩墩眨了眨眼,隨即甩甩尾巴,順便把爪子搭在沈佳悅的手上。
很顯然,它不走。
沈佳悅一臉感動:
“哇,我就說嘛,我兒子才不會離開的,你放心墩墩,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拋棄你,以後你要是生病了,爸爸和媽咪砸鍋賣鐵也會給你看病,不會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