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3章 同一食材的不同做法——芥末墩兒和乾隆白菜!【求訂閱】

林旭翻過家裡的是《御膳録》,裡面特意記載了乾隆皇帝吃過的兩道涼拌菜,一道是燕窩拌雞肉,一道是拌老虎菜。

完全看不到乾隆白菜的身影,甚至連白菜也都是作為配菜出現的,從沒有哪道菜是以白菜為原料製作的。

而且就那兩道燕窩拌雞肉和拌老虎菜,也不是正餐時間出現的。

《御膳録》中記載的是晌餐,也就是非正餐端上桌的,至於原因倒是很簡單,那就是涼拌菜上不得席面。

所以乾隆沒吃過乾隆白菜,這道菜也不是他發明的。

完全就是因為芝麻醬是黃的,高階的白菜葉子也是黃的,所以就蹭了皇家的名氣,而美食圈裡,大清皇家的網紅自然就是乾隆了。

反正這位皇帝頭上已經安了不少跟他無關的菜品,再多一道乾隆白菜也無可厚非。

把乾隆白菜做好,林旭拿了幾根嫩黃瓜過來。

老丈人交代要做黃瓜墩兒。

但這道菜跟芥末墩兒一樣,傳統做法需要醃製兩三天才能吃,為了滿足老丈人的心願,同時讓他多吃點素食,林旭打算加快黃瓜的醃製程序。

黃瓜墩兒醃製時間久是因為黃瓜不容易醃透,所以只要加速醃透,理論上來說跟芥末墩兒的快捷做法一樣,當天就能吃到嘴裡。

為了醃透,林旭特意用蓑衣刀法,把這幾根洗淨的嫩黃瓜做成了蓑衣黃瓜。

蓑衣刀法不難,先豎直下刀,把黃瓜切成間隔兩毫米的連刀段就行,假如掌握不住,切的時候可以在黃瓜兩側各放一根筷子。

這樣不管怎麼切,黃瓜下面始終是連著的。

要是刀法過得去,也可以不用筷子,刀口向前傾斜就行,讓菜刀尾部向後翹著,這樣切下去,黃瓜也是連著的。

一側切好,把黃瓜轉動半圈,將連著的部位亮出來,接著用斜刀的方式再切一遍。

切的時候同樣不能切到底,需要連著。

兩側全都切好,一根蓑衣黃瓜就做成了。

林旭拽著黃瓜的兩頭一拉,整根黃瓜頓時像彈簧一樣舒展開來。

把綿白糖和一點點食鹽拌勻,均勻的撒到黃瓜上,然後放在一邊的盆裡,再均勻塗抹上芥末醬。

全都做好,蒙上保鮮膜,同樣放進冰箱冷藏室。

做完這些,他將做好的乾隆白菜端出來,讓大家品嚐。

這會兒在學校閒著沒事的崔清遠也來了,看到林旭做的乾隆白菜,笑著說道:

“幸好這裡沒有交通臺的主持人,不然還會吵起來。”

耿樂樂好奇的問道:

“當時為什麼吵啊?我記得那倆主持人討論的是燕京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這是很多人都討論的,但就怎麼因為乾隆白菜吵起來了呢?”

林旭放下盤子說道:

“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冷盤不算菜,只有熱菜大菜,才叫美食。”

沈佳悅張了張嘴:

“可是你上次烹飪比賽,不是靠一道白玉藕絲奪冠了嗎?白玉藕絲也是涼拌菜吧?”

第一次烹飪比賽時候,確實是靠白玉藕絲奪冠的。

林旭笑著說道:

“因為在絕對實力面前,涼拌菜也能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甚至消除偏見。”

那可是師父創作出來的完美級菜品,刀工、味道、擺盤、香味、色澤等方面,全都非常優秀。

這種情況下,奪冠也就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十一點多,林旭開啟冰箱,先將醃製了一小時的白菜端出來,拿一個乾淨盤子,擺兩片明顯變軟的白菜幫子。

第一層幫在左,葉在右,第二層幫在右,葉在左,這樣做出來的芥末墩兒粗細均勻,擺在盤裡更漂亮。

為了讓中間的芯更出眾,林旭特意在上面又放了幾片白菜心的嫩葉。

接著把白菜幫捲起來,卷的時候不能推,要把白菜儘量卷結實,卷好用小刀,趁著盤子切成寸段。

切好擺在盤子裡,淋上一些白菜醃出來的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