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葫蘆鴨這道菜又是炸又是蒸的,加上用的是油脂豐腴的鴨子烹製,香味方面是沒得說,就是鮮味還略顯不足,所以要用熟雞油把鮮味提上去。
雞油倒進鍋裡,用勺背在上面慢慢轉動,讓雞油慢慢融開。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湯汁變得更明亮,同時雞油的鮮味會緩慢釋放出來,鮮味更持久。
要是上來一陣攪和,鮮味會在第一時間揮發出來,而且勾過欠的湯汁快速攪動也容易澥掉。
紅潤粘稠且又油亮的湯汁調好,用勺子小心淋在葫蘆鴨上面。
整隻鴨子的賣相立馬躍升一個臺階。
原本只是造型好而已,但現在卻像是加了特效一樣,油亮的湯汁讓葫蘆鴨多了誘人的色澤和香味。
最後,把凋刻好的小葫蘆放在盤子裡進行點綴。
這道寓意福祿的傳統菜品就製作完成。
「漂亮!師弟能把葫蘆鴨做這麼好,那魯菜另一道傳統老菜布袋雞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了。」
齊振濤補充道:
「還可以做淮揚菜的中的三套鴨,林師傅這手藝真是讓人佩服。」
林旭笑了笑:
「不是我手藝好,是這道菜確實不難,除了脫骨麻煩點之外,別的都是正常做菜水平,網友們休息的時候可以在家試試,絕對能成為全家最靚的仔!」
試吃環節開始,耿立山沒有直接吃,而是說道:
「吃這道菜,要會欣賞,不然廚師的良苦用心就白白浪費了,為什麼現在的廚師對功夫菜不感興趣,就算做也不下功夫,就是得不到食客的正面反饋,整道菜花了很多小心思,結果食客牛嚼牡丹一樣吃下去……這種情況下,換我也會敷衍了事。」
曾曉琪問道:
「您覺得林老闆這道菜做得咋樣?」
「非常好,尤其是鴨屁股的處理,堪稱絕妙,很多做這道菜的人都不知道,鴨屁股和鴨騷都要去掉,然後從裡面系一下,這樣不僅能讓鴨子好吃,而且你看……」
耿立山指了指鴨屁股位置上的凹陷:
「這裡多像葫蘆的底部,這就是廚師的精妙,身為食客,要能體會到,這樣吃的時候,才更享受。」
曾曉琪搭話道:
「吃東西還有這種講究呢?」
「有的,這就跟年輕人喜歡玩的梗一樣,別人說個梗,你不知道,或者接不上,對方多少會有些對牛彈琴的感覺,要是你能接上,不用多說話,那種懂的人會心一笑,能令雙方的心情都很愉悅,心情好了,吃飯自然更香。」
….
耿立山說完,又用快子指了指鴨翅根和鴨腿內翻的部位:
「林小友的做法非常正確,把皮和肉翻進去,在餡料擠壓下,這裡會撐得飽滿起來,看起來有種渾然天成的感覺……要是廚師廚藝不精,或者比較外行,可能就直接卸掉鴨腿和翅根,用針線封上了。」
點評完畢,耿立山用快子在鴨子身上一劃拉,鴨子的皮肉分開,裡面餡料的香味散發出來。
有鴨肉本身的香味,也有豬油的香味,還有糯米、火腿、瑤柱、花孤、冬筍等各種食材散發出來的香味。
匯聚在一起,聞起來簡直讓人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所有餡料被糯米黏連在一起,加上紅潤油亮的顏色,看起來就讓人饞得慌。
耿立山用勺子舀了一些餡料送進嘴裡嚐了嚐,點頭說道:
「簡單的調味,把食材本身的鮮香味完美保留了下來,再加上豬油和鴨脂肪的香味,吃到嘴裡真是一大享受。」
曾曉琪這會兒已經顧不上說話了,因為這鴨子不管口感還是味道都美味異常,最好吃的,還是貼著鴨皮的餡料,鮮中帶香,香中帶油。
這種油潤的口感,讓人不自覺就會想起燒麥,想起鹹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