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自家乖寶寶可完全符合「初生牛犢不怕虎,抄起食材就勐煮」的廚房小白人設,造成廚房事故的,也都是這類人居多。
見到墩墩輕手輕腳的下樓,林旭也放慢了步伐。
這會兒沒聽到灶具的聲響,也沒開啟煙機,甚至連切菜之類的聲音也沒有,應該剛準備開始。
父子倆輕手輕腳的來到樓下,林旭來到廚房門口,才看到裡面已經擺上了麵粉、紅豆沙等食材。
果然猜中了,這丫頭就是要搞事。
不
過現在,沉佳悅卻沒有動手,而是在碰手機,一邊看還一邊都囔著什麼。
這是在幹嘛呢?
墩墩衝林旭使了個眼色,隨即跳起來,將餐桌旁邊空了的垃圾桶推倒,一熘煙跑著去了客廳。
垃圾桶倒地的聲音把沉佳悅嚇了一跳,她扭臉看到林旭,當即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呀呀呀,你怎麼下來啦?我給你準備的驚喜還沒開始呢……」
林旭彎腰將垃圾桶扶好,扭臉看了眼已經趴在沙發上繼續看電視的墩墩,覺得這小傢伙肯定是懶得在廚房門口守,所以才上樓把自己喊了下來。
而它不願意守在廚房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別的,大機率是看到用的食材沒有肉,不是它的菜。
這小傢伙真是越來越聰明瞭,甚至還學會了人類的偷女幹耍滑。
林旭走進廚房,看著沉佳悅問道:
「你這大張旗鼓的,準備做什麼呢?」
「蛤蟆吐蜜呀,我看網上說好簡單,就想做出來給你個驚喜,結果沒想到還沒開始,就被你抓了個現行。」
要怪就怪你兒子吧。
林旭在心裡感嘆一聲,隨即說道:
「我原本想剪輯完影片再給你做的,這麼著急吃啊?」
沉佳悅張了張嘴:
「也不是很著急,就是有了這個念頭,不吃的話心裡一直抓撓。」
一聽這話,林旭便說道:
「這樣吧,你去樓上剪輯影片,我在下面做蛤蟆吐蜜……這個名字起得真是,典型的燕京風格。」
過去的燕京人取名,真沒什麼文化可言。
比如驢打滾兒,比如蛤蟆吐蜜,還有炸咯吱、燉吊子、盆裡蹦、炸灌腸、芥末墩兒、羊眼包子等名字,剛開始都讓人有種摸不清頭腦的感覺。
完全就是怎麼俗氣怎麼來。
沉佳悅一聽兩人交換工作,立馬答應了:
「那就交換吧,我上樓剪影片,你把蛤蟆吐蜜做出來,一定要吐蜜喲,不吐蜜的蛤蟆吐蜜吃起來沒靈魂。」
林旭笑了笑:
「好吃就行了,還在乎啥靈魂啊,趕緊去吧,等你剪輯完成,我這邊也差不多把蛤蟆吐蜜做好了。」
「好噠,本寶寶去也!」
沉佳悅滿懷欣喜的上樓了,順便又在群裡裝了一波:
「等會兒要吃蛤蟆吐蜜啦,哈哈哈哈,我要把小時候想吃卻吃不起的小吃,全都吃一遍!」
林旭用積分兌換了蛤蟆吐蜜的做法後,便開始動手製作。
蛤蟆吐蜜是京津地區的名小吃,說是蛤蟆,其實就是包了豆沙餡的發麵芝麻餅。
芝麻餅在烤的過程中會漲發,而最外表的麵皮已經烤焦,所以漲發的麵皮只能頂著將豆沙餡兒往外頂,最終導致麵餅裂開,裡面的豆沙餡湧出來。
裂開的麵餅跟蛤蟆嘴一樣,所以被成為蛤蟆,而裡面的豆沙餡兒散發著香甜味兒,因而得名蛤蟆吐蜜。
這道美食因為名字比較接地氣,導致很多外地人光聽名字就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