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孫大娘做的是北方常見的高碳水組合——蔥花烙餅配疙瘩湯,另外還有林旭帶來的幾樣滷味和幹炸魚塊。
家裡沒啥菜,加上要給墩墩蒸魚,孫大娘就就索性撈出兩條魚收拾了一下。
半條給墩墩吃,剩下的全都切塊醃製,然後掛湖油炸。
“哇,大娘的手藝真好,這疙瘩湯跟小時候吃的一個味兒,蔥花餅也好好吃,又勁道又起層,果然還是這樣的飯菜最貼胃。”
沉佳悅拿著一塊烙餅咬了一口,烙餅外面是一層焦殼,裡面的麵餅層次分明,帶著濃郁的蔥香和花椒麵的香味。
這是京城衚衕裡最經典的蔥花烙餅,幾乎各家都會做。
吃一口烙餅,就一口鹹菜絲,再端著疙瘩湯順著碗邊吸熘一口,這就是燕京胡同裡最舒服的享受了。
孫大娘說道:
“剛結婚那會兒,對這種飯菜根本不適應,沒想到吃了幾十年,倒是不怎麼適應老家的飯菜了。”
林旭問道:
“大娘,您老家是哪的啊?”
“ah的,ah蕪湖……老孫二十來歲那年,去我們那辦桉,我在招待所當服務員,不知怎麼就迷上他了,可能當時他穿的那件的確良襯衣太好看了吧……”
老孫頭不滿的說道:
“什麼襯衣,明明就是見色起意,年輕時候我要個頭有個頭,要長相有長相……這麼說吧,那個時候的我,連小林都得暫避鋒芒。”
林旭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個暫避鋒芒是什麼意思。
原本以為五五開已經是個很不要臉的詞彙的,沒想到老孫頭居然又弄出來一個暫避鋒芒。
顏值方面避不避鋒芒不好說,但厚臉皮方面,別說自己了,哪怕五五開本人過來,也得老老實實說一句甘拜下風。
陳燕好奇的問道:
“大娘,您倆當時誰主動的?”
孫大娘當即說道:
“他唄,一個勁兒的給我吹噓京城有多好,我問他有小刀面嗎?他說遍地都是,能把人吃吐……結婚這麼多年,我愣是沒見到他說的遍地小刀面在哪,倒是疙瘩湯一碗又一碗的,喝了大半輩子。”
老孫頭得意的說道:
“你說那小刀面,不就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手擀麵嘛,京城確實遍地都是……我要不這麼說,你能心甘情願跟我來京城嗎?”
當時情竇初開的兩人想要在一起,還挺難,京城那邊得出一份調令把孫大娘調往京城,不然她沒資格進京城。
為了這事兒,老孫頭求爺爺告奶奶的四處託關係,總算將那個一見鍾情的蕪湖姑娘接到了京城,然後一直生活到現在。
孫大娘從當時站在衚衕口手足無措的蕪湖姑娘,變成了現在滿嘴京片子的老燕京人。
生活習慣,也從小刀面變成了疙瘩湯、棒子麵粥等北方飲食。
陳燕好奇的問道:
“小刀面是什麼東西?就是手擀麵嗎大娘?”
“不是,完全不一樣,小刀面是用雞蛋和鹼面和麵,再用竹竿一點點壓扁,最後切成非常細的麵條,在鍋裡煮一下撈出來,澆上大骨頭湯,再撒上一勺蝦籽……”
她正說著,沉佳悅當即說道:
“舌尖2拍過這個,叫什麼蕪湖蝦籽小刀面,我說這麼熟悉呢,特別是放蝦籽的步驟,跟舌尖裡拍的一模一樣。”
前兩天獲得兩瓶蝦籽後,沉佳悅認真研究了一下吃法,然後看到了《舌尖2》的片段,知道蝦籽居然還能這麼吃,還打算讓林旭抽空做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