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您這句話,可直接把那群處處追求手工和古法、奉行原旨主義的古典烹飪流派罵了個狗血淋頭。
不過……罵得好!
那些天天把古法兩個字掛在嘴邊的人,確實該罵。
煮粥要古法煮粥,蒸米要用古法蒸制,點心要用古法制作,甚至連鍋碗瓢盆也追求古法手工製作。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捱上古法兩個字,價格翻番是基本的。
但偏偏有人上當,心甘情願當韭菜。
林旭覺得照這個速度下去,哪天出現古法衛生紙或者古法紙尿褲的割韭菜產品,也不稀奇。
邱耀祖挖了二十個萵筍球,全都放進了碗中。
接著他拿起一塊萵筍,去掉外皮,將大的一頭削成正方體,接著將正方體的幾個角削掉,再換一柄小號刻刀,順著正方體的邊凋刻進去,一點點將裡面的萵筍挖出來。
林旭看得有些迷茫:
“邱伯您這是做的什麼?”
“我凋刻一個在魚嘴上做裝飾的繡球,小旭學過凋刻這種鏤空的食材嗎?”
林旭搖了搖頭,他對凋刻還真不精通。
隨著邱耀祖凋刻的繼續,那個繡球也逐漸有了造型。
這個繡球不僅是個多面體,而且還有好幾層,凋刻外面的時候,邱耀祖已經將裡面的幾層也一併凋刻了出來。
最後一塊萵筍被凋刻出來,整個繡球也完全顯現了出來。
繡球是由一根根萵筍組成的多面體,裡面是一個小一號的多面體,多面體最裡面是個凋刻出來的圓球。
隔著兩道阻隔還能將最裡面的萵筍球凋刻得有模有樣,這樣的刀工,讓林旭見識到了淮揚菜師傅的牛逼之處。
這已經不能用技術來形容了,這純純的就是藝術。
而且是完美無缺的技術。
七十多歲的年紀,一把沒有指頭長的刻刀,再加上一截下腳料一樣的萵筍,居然做出了一個藝術感十足的繡球。
真不愧是國宴大師啊,哪怕凋刻家見了,也要忍不住稱呼一聲老師。
邱耀祖凋刻好,還對著鏡頭晃了晃:
“真是老了,以前還能把裡面的萵筍球凋刻成鈴鐺呢,現在手抖得厲害,網友們就湊合看一下吧。”
林旭苦笑一下,剛剛還罵那些追求古法的人是信球呢,現在又一巴掌打在了半吊子網紅廚師的臉上。
就這手凋刻功夫,網上教做菜的人,不管網紅還是廚師,99%的人是做不到的。
這要再把中間的圓球凋成鈴鐺……您非逼著網友們跪下來看影片是吧?
邱耀祖展示完手藝,將萵筍的另一頭凋刻成了小一些的正方體。
看上去就像是繡球的底託一樣。
邱耀祖說道:
“裝飾的時候,下面的底託塞進魚嘴裡,繡球露在外面,看起來漂亮,也能討個彩頭。”
說完他看向林旭,好奇的問道:
“小旭凋刻方面的功夫咋樣?要不趁著這個功夫練練手?”
林旭當然不能拒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