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畢竟我可是神探陳小燕,懂這些多正常啊……對了,中午店裡做佛跳牆,你真沒時間去吃嗎?全家人可都會到場的。”
“中午有桉子,你們吃吧,婚假前一天,我得把手頭的桉子處理完。”
“那你注意安全,別逞能,就算不為我,也得多為孩子考慮。”
有了身孕,就多了份責任。
任傑抱著她親了一口:
“放心吧,為了你和孩子,我怎麼也得活到八九十歲。”
小兩口隨便吃了點東西,便一個開車去警隊上班,一個開車去店裡,打算品嚐一下表妹在朋友圈曬的羊肉燒麥。
此時,已經吃過飯的沉佳悅正在小廚房圍著灶臺上的罈子打轉:
“咋感覺聞不到香味啊?”
別的高階菜,香味四溢,老遠就能聞到。
但這道佛跳牆,哪怕湊近了也聞不到什麼香味,讓人忍不住就會懷疑這道菜是不是名不副實。
林旭說道:
“佛跳牆這道菜的製作過程是小火煨制,香味內斂,不會散出去,這樣才會有開壇肉香飄十里的效果。”
香味越是收斂,最後開壇時就越濃烈。
“為什麼會這樣啊旭寶?”
林旭從烹飪科學的角度解釋道:
“很簡單,這些食材都是熟的,湯也是二次熬製的金湯,性質都比較穩定,再加上小火煨制,香味很少會散逸出來。而開壇有香味,是過去上這道菜的時候,跑堂的會端著罈子上桌後再開,這個過程中,湯和食材經過搖晃,香味會混在熱氣中,開壇後,香味自然也就變得濃郁起來。”
之前的說法是火候到了香味大成,這些都是唬一下外行人而已。
不管什麼菜,都不會是火候不到的時候沒香味,火候到了就像是開啟了任督二脈一樣香氣四溢。
想要菜品出香味,就破壞穩定性就行了,不管食材還是湯,穩定性一旦打破,香味自然會向外散逸。
而打破的條件就是廚房到餐桌這中間的運動上菜距離。
沉佳悅好奇的問道:
“那今天咱也這麼上菜嗎?”
面前的罈子比泡菜罈子都大,這要是端上桌未免不美觀。
林旭說道:
“先在廚房開啟,從罈子裡盛到砂鍋裡,再加熱一下上桌,咱自己人吃,就不追求開壇肉香飄十里了。”
閒著沒事,他開始準備別的菜品。
雖然佛跳牆很好吃很美味,不管什麼級別的宴席,有了佛跳牆出場,就是當之無愧的主菜,但一桌人吃飯,不能光吃這一道,還得再搭配點別的菜。
比如經常搭配佛跳牆的火腿拌豆芽,比如糖醋蘿蔔條,比如蓑衣黃瓜等等,這類爽口小菜都是解膩開胃的,比較適合搭配佛跳牆。
他把蘿蔔條醃上,又將要用的黃瓜浸泡在冷水中。
至於綠豆芽,也淘洗了好幾遍,等上菜前,再放進鍋裡焯水,然後和同樣在熱水中燙出鮮香味的火腿絲一塊兒涼拌。
利用火腿的鹹鮮味,反襯綠豆芽的鮮脆。
快十一點的時候,陳燕和沉佳悅在高鐵站接到了從殷州來的親戚們,沉國富和韓淑珍也將沉老太太接到了店裡。
任傑的父母、當時做媒的耿立山,還有蔡和平以及蔡森的父母也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