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鴿蛋湯是一道很鮮美的湯品,素高湯本身就以鮮美見長,而鴿蛋豆苗也是極鮮的食材,搭配在一起,能把人的眉毛鮮掉。
“小旭,以前吃過鴿蛋嗎?”
高大爺一邊問著,一邊拿著鴿蛋在案板上敲一下,慢慢剝著外皮。
這些鴿蛋都已經煮熟,剝掉蛋殼後能看到裡面白生生的蛋白。
林旭拿著一顆,也跟著剝了起來:
“小時候吃過,我奶奶從一個養鴿子的鴿農那裡買來的,說是一鴿勝九雞,吃鴿蛋比吃雞蛋更有營養,但我感覺都一個味兒,和鵪鶉蛋也沒什麼區別。”
高大爺笑了笑:
“過去確實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不管嫩鴿、老鴿、鴿蛋等等,只要跟鴿子相關的,都比雞的地位高……所以烹製鴿蛋類菜品,基本上沒別的做法,全都是這種白水鴿蛋煮熟了再烹製,而不是像雞蛋那樣有多重做法。”
鴿蛋在老一輩的認知中營養價值高,再加上鴿蛋比較難得,所以大家吃鴿蛋,都習慣性的選擇用白水煮蛋這種最能保持營養的方式。
這也算是鴿蛋類菜品的一種特色吧。
之前林旭做佛跳牆時候用的鴿蛋,也都是煮好剝皮使用的,而不是雞蛋做湯那樣,可以做成煎蛋、荷包蛋、蛋花等等。
在老一輩眼中,鴿蛋這麼烹製會造成營養流失,是敗家行為。
鴿蛋剝好,用冷水清洗一遍,將沒有剝乾淨的內膜去幹淨,然後撈出來,放在一邊控水。
高大爺架上湯鍋,往裡面加了一些蔬菜高湯,重新燒開後把白生生的鴿蛋放進去,再下兩小勺食鹽、一小勺胡椒粉。
用勺子小心攪一下,約莫調料化開後,將洗淨的豆苗散落的放進鍋裡。
豆苗這種食材比較嫩,基本上燙一下就熟。
所以在烹製的時候要最後放,等鍋裡的湯再次燒開,大約煮個十來秒鐘,關火,將鍋裡的湯倒進一個小盆裡。
這時候,鮮味已經變得非常濃郁了。
白生生的鴿蛋在奶湯中不斷沉浮,再加上翠綠色的豆苗,搭配出的色澤非常小清新,看起來就讓人很舒服。
但這還沒完,還需要擺出造型。
高大爺拿起一雙乾淨筷子,先把裡面的鴿蛋擺在湯盆的邊沿,正好圍攏了一圈。
接著把豆苗全歸攏到中間,看起來像是奶湯中長出了一簇翠綠色的植物,那茂盛的生命力,讓人甚至懷疑這些豆苗依然在茁壯生長著。
這道湯做好,謝保民也已經把搭配的核桃酪製作完成。
再加上湯圓和米糕這兩種點心,以及茅臺酒、啤酒、葡萄酒、橙汁、西柚汁等酒水飲料,整桌美方答謝國宴就正式製作完成。
所有菜品按照老照片上的擺放位置在桌上擺好,攝影師們就湊上來開始拍特寫了。
這會兒陳燕已經和任傑從協和來到了燕京飯店,一同跟來的還有韓淑珍和師文清的老媽韓淑芬,兩人一聽國宴做好了要試吃,也表示想要見識見識。
“喲,這小松鼠咋跟真的一樣啊?”
韓淑珍見到盤子裡趴著兩隻松鼠,表情有些詫異。
吃過那麼多次松鼠鱖魚了,但唯有今天的造型最像松鼠,甚至跟松鼠一模一樣。
沈佳悅小聲說道:
“過去吃的都是簡化版的,廚師懶省事兒,翻車率也低,旭寶說這種做法很容易斷開,一般師傅都不願嘗試,所以就比較罕見了。”
事實上,過去店裡吃松鼠鱖魚,也沒這麼折騰過,畢竟這玩意兒最終還是吃味道,花裡胡哨的耗費人工不說,萬一翻車不就毀了一道菜嘛。
也就是國宴上,要求展現出中餐的最高形式,所以才有了真松鼠版本的松鼠鱖魚。
沈佳悅幾分鐘前才從林旭口中得知這些知識,立馬在老媽和大姨面前開始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