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將這塊牛肉切成花瓣造型的薄片,切好入鍋炸制,做成燈影牛肉片。
又拿來一條虹鱒魚,把魚肉蒸一下,同樣切成花瓣一樣的薄片。
然後是胡蘿蔔、心裡美蘿蔔、番茄等食材,或雕刻,或切片做成花瓣的造型,全都在為做花朵做準備。
林旭看得驚訝:
“師父,您這是要用所有食材分別做成花嗎?”
“花就是點綴,最重要的還是花籃的造型,要用魚卷和黃瓜片做圍邊,再還得加上花籃的提手,比較麻煩。”
既然要傳達和平的訊息,那就得把花籃做得惟妙惟肖,讓賓客雖然關注花朵,但更應該關注花籃本身。
因為花朵只有裝在花籃中,才是和平的象徵。
高大爺把花朵要用的食材準備好,又拿著菜刀,將兩根黃瓜切成細條,放進糖醋汁中進行醃製。
很明顯,這是要做花籃的圍邊。
忙完這些,高大爺總算想起了那條大黃魚。
他將大黃魚一側的魚肉片下來,斜著改刀,做成大小不一的花瓣,做好將魚片放進盆裡,用調料抓拌一下,再放入蛋清和一點點幹澱粉,繼續抓拌。
架上油鍋,油溫五成熱時,將魚片下到鍋裡,特意切成的花瓣造型經過油炸,造型更加明顯。
從鍋裡撈出來,放在一邊備用。
而另一半大黃魚肉,則斜刀切成大小均勻的魚片,卷著蔥絲、糖薑絲、火腿絲等食材,放在鍋裡進行蒸制。
這種魚卷比較好熟,大概蒸個七八分鐘就行。
等食材全部做好,放在一邊。
高大爺又拿來兩根嫩一點的黃瓜,從中間劈開,切成三毫米厚的片,每片四厘米長,接著把黃瓜片平放,從中間片開,快把黃瓜片開的時候停下來。
把片開的兩片黃瓜向中間折,形成一個桃心的樣子。
這樣一片片摺好,擺在盤子裡一個接一個拼在一起,就做成了花籃的的輪廓。
擺好花籃,再拿著魚卷擺在底部,把花籃的底部造型做出來。
接著將醃製好的黃瓜條切斷,挨著大黃魚的魚皮搭在魚捲上,然後再搭上香菇片、海參片、糖醋胡蘿蔔片、紫菜片等裝飾,把一段段魚卷裝飾成花籃上的彩色邊沿。
底部的邊沿做好,再將花籃上半部的彩色邊沿做出來。
然後把那些醃製好的長條形黃瓜條拿出來,交錯著擺在花籃側面,形成了菱形網格,每個網格里放一個魚卷,既顯得漂亮,又十分誘人。
花籃做好,就該提手部分了。
高大爺用糖醋汁泡軟的黃瓜條,配上胡蘿蔔條,魚皮卷、牛肉條卷在一起,做成彩色的環,擺放在花籃上方。
提手跟花籃連線的部分,高大爺還分別用西紅柿皮和胡蘿蔔雕刻成的花朵做點綴。
接著再分別將不同食材做成的花瓣拼在一起做成花朵。
這些花朵大小不等,有完全盛開的,還有含苞待放的,看起來不僅逼真,還非常漂亮,尤其是燈影牛肉做成的深紅色玫瑰,簡直跟真的一模一樣。
把這些花朵全部點綴在花籃和提手周圍,整道菜看起來像個花籃的橫截面,但又很有立體感。
沈佳悅看到這裡,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燕寶說得沒錯,這道菜還真是連看都不太能看懂……
怪不得當時的中外記者都誇獎呢,光這賣相,要不是親眼所見,很難讓人相信居然是用各種食材拼出來的。
最後,高大爺還拿著一條糖醋水泡軟的心裡美蘿蔔條,在提手上打了個蝴蝶結。
整個花籃做好後,全場的人都停下手中的活兒,忍不住過來圍觀。
太漂亮了,漂亮得不像菜品。
哪怕真的花籃,也不一定有這麼精緻。
不遠處,來湊熱鬧的鄔春江舉著手機,用長焦模式近距離觀察了一番花籃的結構和擺設,忍不住嘆息一聲:
“這比資料片上的花籃更加漂亮……老高這手藝真是沒得說。”
雖然烹飪圈喜歡厚古薄今,動不動就老傳統什麼的,但就這道花籃冷盤而言,高大爺做的比當年國宴上的還整潔漂亮,花籃的造型更加突出,花朵的狀態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