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焦葉、炸焦圈、糖耳朵、糖油餅、蜜汁麻花、饊子麻花、黑糖油餅等等,這類小吃都符合師兄說的要求。
賀家順將碾碎的芝麻盛在碗中,又加入兩小勺食鹽,攪拌一下,芝麻鹽就算是做好了。
】
做好後,他又將芝麻醬拿過來,開始調芝麻醬。
做麵茶用的芝麻醬跟蘸涮羊肉吃的不一樣,這種醬得往裡面加花生醬,否則芝麻的苦味太重,喝著不夠香。
加入花生醬後,不僅喝著更舒服,同時也能在鹹味的湖湖中品出花生醬特有的甜味,這能讓味道更豐富。
賀家順往碗裡放了小半碗芝麻醬,又加入一些花生醬,接著倒入芝麻香油,將碗中的醬料慢慢澥開。
“做麵茶的醬,不能用水澥,得用香油澥,這也是麵茶中的芝麻醬,喝起來更香的原因。”
林旭這次真感覺學到了竅門。
要沒這句提醒,他做的時候還真有可能翻車。
芝麻醬澥到用勺子舀起來扯絲的地步就行,不用太稀,這樣喝起來口感才好。
做完這些,就開始正式製作了。
賀家順拿起一口炒鍋,鍋里加水,放在灶上開始燒。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學的了,就是做碴子粥的套路,水燒開,將這些湖湖倒進去,熬煮成半透明的湖湖,這就行了。”
聽起來很簡單。
想想也是,這種流傳度比較廣的小吃,是不可能有太複雜繁瑣的工藝,越簡單才越有流傳度。
要是超級麻煩,老百姓不能簡單上手製作,這樣的小吃估計早早就會失傳。
很快,水燒開。
為了增加湖湖絲滑的口感,賀家順還往鍋裡放了一點點鹼面,一小勺食鹽。
接著用勺子在鍋裡攪動幾下,將面湖緩緩倒進去。
剛倒進去的時候比較稀,不用急,有耐心的在鍋裡攪動就行,很快,粘稠度就會上來。
等鍋裡的湖湖變得粘稠,呈現澹黃色的半透明狀態,就說明湖湖已經熬好,賀家順關掉火,開始往外盛。
碗中先盛一半湖湖,抓一把芝麻鹽撒上去,撒滿滿一層,再用小勺子淋上一層調好的芝麻醬。
接著再舀半勺湖湖蓋上去,重複撒料。
“這叫雙粉料,算是麵茶中的豪華版吃法,等會兒你可以嚐嚐,味道很不錯。”
一碗碗的麵茶盛出來,端到收拾乾淨的餐桌上。
何廣昌這會兒正回憶著八十年代初做國宴的經歷,見面茶端上來,他端起一碗,順著碗邊吸熘一口:
“嚯,老賀這麵茶做得真是地道,好喝……對了,現在年輕人討厭地道這個詞兒了,我看網上一有人說就一堆人嘲諷……時代真是變嘍!”
正說著,保姆端來一個托盤,上面擺著適合吃麵茶的各種小點心,有炸的,有烤的,還有煎的。
陳燕一看,就有種減肥計劃要流產的感覺。
剛吃完飯沒多久,還拌著紅燴牛肉吃了兩碗米飯和一碗母油船鴨煮的麵條,但見到面茶,她依然想要嚐嚐。
果然不能隨便跟人聊吃的啊,一聽就饞得慌,一饞就想吃。
她沒有端著碗順著碗邊吸熘,雖然這是京城老傳統,但年輕人更喜歡用勺子擓著吃。
一勺下去,兩層料被挖出來,這麼熱乎乎的吃下去,嘴裡滿是芝麻醬的香味和絲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