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爭取榮譽 曲靈笑,“奶你想說啥就直說……

李樹良臉上露出絲絲滿意笑容,用拉家常的語氣說:“我跟你爸爸也是多年的老同事了,看見你成長得這麼好,我替你爸爸高興!”

曲靈忙打蛇隨棍上,立刻換了稱呼,稱呼他為“李叔叔”,說:“我來礦上上班,心裡頭時刻想著,我是曲鐵軍的女兒,我要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比別人幹更多的活兒,去更艱苦的工作崗位,思想性政治性也要別人更強,這樣,才能不給我爸丟臉!”

李樹良,還有礦上其他大大小小的領導,都出席了曲鐵軍的追悼會,只是那時候的曲靈沉浸在悲傷中,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注這些人。

曲鐵軍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擅長交際,在礦上,除了張九鋼,也沒有走得比較近的同事。事不關己之人的離開,除了惋惜幾句“英年早逝”之外,很快就會被遺忘,更加不會去關注一名不熟同事的子女在他離開之後,是如何生活的。

李樹良也是看見曲靈的表現後,才想起她是曲鐵軍的女兒。

不管他內心裡是怎麼想的,能在此時此刻提及她的父親,便是存了份香火情的意思。

果然,李樹良聽見她的稱呼從“李主任”變成了“李叔叔”,並沒有反對,而是以叔叔的身份,又關懷勉勵了幾句。

雖然沒有承諾說有事來找他,但曲靈已經非常滿意了,這就相當於在李樹良這裡掛上了號,總是有好處的。

而同一天的張九鋼,也在琢磨著曲靈的事兒。他還沒開始發力,曲靈就上了廠報,讓他心裡頭忽然就空落落的,有些不是滋味。

曲鐵軍去世這些年了,曲靈從來沒找過他幫忙,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她都自己解決,倒是過年過節、接長不短就提著東西來家裡看望他們兩口子,而他們能回饋的,也不過就是家裡的吃食罷了。

這麼算下來,倒不是自己照顧曲靈,而是曲靈照顧自己了,這叫什麼事兒!

好不容易,張九鋼想趁著曲靈退房這件事兒,幫幫忙,盡些心力,卻沒想到,又落後了一步。

“曲靈這孩子的性格,不像她親爸,也不像鐵軍,也不知道像誰。”張九鋼對此時屋裡另外一個人,他的老伴兒張大娘感慨著說。

張大娘很是詫異,自家這個男人在家裡頭其實很少說話,更不會這樣去講究一個人,在家裡頭只要開口,絕大多數就是下命令,給她下命令,給子女甚至孫子下命令。兩人通常的相處模式就是張大娘說,張大爺聽,聽得不耐煩了,就訓斥兩句。

今兒個倒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張九鋼也是沒辦法,他積了一肚子關於曲靈的話,可除了自家媳婦兒,跟誰說都不合適。這會兒難免有些紆尊降貴之感,見張大娘遲遲沒接話,不由得有些羞惱,將大茶缸子拿起,不輕不重地放在炕桌上。

張大娘這才說:“我瞧著挺好,我沒見過她親爹,更沒處過,不知道是啥性情,但聽你說他,我覺著……”她想說,就跟你似的,也是個自己當家做主,一點都聽不進別人話的。

曲靈被抱養這事兒,她知道得一清二楚,當初曲鐵軍不忍心將親生父女拆散,李三梅想從孃家妹子那裡過繼,根本就不想要那位的孩子,那位以曲鐵軍是救他才受的傷,曾經承諾過要送他一個孩子,將來給他養老送終為由,自顧自就把孩子給送來了,扔給人家就走,搞得曲鐵軍夫妻倆是養也得養,不養也得養。

據說,曲靈的親爹是瞞著親媽把孩子偷偷抱走的,這親生的閨女在他眼中,就像那小貓小狗一樣,可憐才兩個多月,就沒有親媽的奶可吃了,這得多狠的心才能做到啊!

幸好曲靈是有個有情有意的孩子,不像她親爹!

雖然張大娘沒有說完,但張大爺一聽,就知道她後面的不是好話,不由得白瞪了張大娘一眼,說:“人家是首長,也是你能隨意褒貶的!”

張大娘撇撇嘴,說:“他是首長跟我有啥關系?我又沒沾他的光,也不求他辦事!”

張九鋼瞪了瞪眼睛,竟然不知道怎麼反駁,只好決定不跟這沒見識的女人逞這口舌之爭。

他不跟張大娘一般見識,張大娘卻很少見到他這幅樣子,膽子就大了不少,說:“我看靈兒親生爹媽那邊,是半點沒把這孩子放在心上,這麼多年,你倒是跟他沒斷了聯系,一年也能寫個一兩回的信,他給你來的信裡頭,哪回問起過曲靈?”

張九鋼回想,確實如此。他在給唐建江的信裡頭總會捎帶手的提一提曲靈還有曲建軍一家,他想著,那畢竟是親骨肉啊,他想著,唐建江雖然不問,但心裡頭也是惦記的,可那媳婦兒這麼一說,咋就變了味了?

他不能放任自家媳婦詆毀昔日上司,如今的首長,忙訓斥她,說:“別瞎說,他那樣的人流血不流淚,就是惦記著靈兒,也不會跟我打聽的,在他那裡,把孩子給出去,就不是他的了!”

張大娘嘴巴撇成個八萬,說:“你不是寫了信給那邊,說了建軍去世,李三梅跑了,孩子就剩下孤零零一個的事了嗎?這都過去多久了?十來天了吧?你寄的還是掛號信,有這個功夫,信都能打個來回了,你等著回信了嗎?”

張九鋼啞口無言,就連藉口也找不出來,半響之後嘆口氣,說:“算了,以後咱們多幫幫那孩子吧。”

還沒等他付諸實質行動,“青工營”負責人,軍代表關牧春佈置下來的,關於曲靈事跡感想的作業,紛紛被學員們提交上來,包含曲靈本人的,一共三十二份。

關牧春彙同廠共青團委書記等人,從中擇優選出五篇文章,在“青工營”以及團員當中擴散、傳播,並且油印成冊,將曲靈當成了這屆“青工營”的典型人物來宣傳。

曲靈的影響力,繼續在青工們之間傳播著。

這是曲靈沒有想到的,想來自己也是運氣好,碰上了這屆的“青工營”沒有什麼可歌可泣,值得樹立成典型的人物或者事件,自己這是矬子裡頭拔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