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修好了,他又出去了,說是要掙錢,在家裡種這點地,存不上錢。”
“他是個有良心的娃,也沒人教他,做人一等一的好。”
“走之前,他提了東西去村長和老一輩家裡都走了一趟。”
“不在於東西貴重,年輕孩子有這份心,就很難得了。”
“更何況是他這樣的苦命孩子。”
王大成不急不緩,就像毫無波瀾的古潭:“村長叮囑他,出去不要做壞事,要做個好人。”
“過了幾年,羅振宇回來了,很精神。”
“嗯,四年前,他剛回來那幾天,就又去村長和老一輩家裡都走了一趟。”
“他找到村長,給村長商量說要幫我們這裡做一些改變。”
王大成伸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大棚:“那些地方,以前都是種玉米的。”
“羅振宇給村長說:種莊稼只能混個肚子飽,存不下錢,留不住人。”
“他說,我們這裡的一直有木耳和香菇,就是沒銷路,現在做的人少了。”
“他建議村長號召大家擴大面積種香菇木耳,他幫大家賣出去。”
“開始,都不相信他,害怕他是出去被傳銷組織洗腦了。”
“羅振宇回來在家裡幾天沒出門,村長不放心,就來看他。”
“才看到他那幾天都關在家裡寫東西。”
王大成用指頭比了比:“寫了那麼厚一摞紙,寫的怎麼種才能提高產量。”
“每個環節要注意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怎麼解決。”
“有哪些廠家會需要,都是什麼價格,成本多少,利潤多少。”
“他寫了好多,我們這些和土地打交道一輩子的莊稼漢,都沒人能想到那些。”
“他還規劃了哪些地方做大棚,哪裡搭架子,畫了詳細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