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爵位
雍正二年,皇上下旨,皇貴妃安氏德善禮恭,明德有成,賜封號為賢,其母家抬入滿洲正白旗,賜姓安佳。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昇天,王家村所有在族譜上的王家人,全都成了滿洲八旗大姓,雖這些年因著王卓資助,王家村出了不少秀才舉人,甚至是已經上任的進士,但到底才是剛起來的第一代,王卓不放心,怕他們得勢便猖狂,便直接叫王森回了王家村,接替了族長的位置。
過了正月十五,天氣就暖和起來了,安然終於有時間去處理太妃安置一事。
先帝的暢春園,屋舍都是環水建的,太妃中雖有年輕的,但上了年紀的也不少嗎,於老人來說,常年住在水邊太過濕熱嗎,因此安然在暢春園轉了一圈,將九經三事殿後面的那一片劃了出來,打算將其留給太妃們住,此外,想在九經三事殿裡設立佛堂,供太妃們禮佛所用。
大方向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居住環境,先帝晚年十分喜歡年輕的小答應小常在,所以這些太妃中,不說四十以下,不到三十的也大有人在。
還年輕著呢,卻都要被困在這四四方方的院子裡,有山有水又如何,錦衣玉食又如何,一輩子也就只能這樣了,所以安然想著,倒不如將這些院子改的熱鬧些,也不讓她們整日青燈古佛,白白浪費了時光。
況且,這些人身後,還牽扯著無數的家族,把她們哄好了,於胤禛來說,也有極大的好處。
她回宮後,窩在書房好久,用盡畢生繪畫功力,這才將所需要的一些器具畫了出來,叫郭必懷送到了內務府,然後傳了蘇布達進宮。
皇貴妃送來的圖紙,內務府自然不敢懈怠,且又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只是需要精細一些,所以不出一月,東西便全都送到暢春園了。
暢春園佈置一事,之後安然便交給了蘇布達,婉寧和明希其實也可以擔任,但前些日子聽說永玥感染了風寒,還沒好全,永瑆又病了,這一時半會兒估計抽不開身,但若給了明希,又容易引起旁人猜測,索性兩個都不給,交由蘇布達去辦。
至於年紀尚小的果新,白日裡送去給婆婆帶,晚上蘇勒下職就去接,父子倆等蘇布達回來用晚膳。
所有東西安置好之後,蘇布達直接就進了宮,安然這會兒正在看上個月宮內用度賬單,好幾本摞在一起,看的她有些頭暈眼花,正好蘇布達嘰嘰喳喳進來,她便丟了手中的賬本,按了按額頭,笑道:
“虧的你來,也能叫我歇上一歇。”
蘇布達也很討厭看賬本,笑嘻嘻地抱著安然的手道:“額娘,我們去禦花園裡溜達溜達吧,正好女兒想和您說說暢春園的佈置情況。”
“好,咱們邊走邊說。”
這邊安然和蘇布達在禦花園裡逛著,養心殿內烏泱泱站了一群阿哥,胤禛坐在椅子上,看著眼前這些,大一些像二十幾歲的弘晳,小一點的十五六歲,他連名字都叫不上來,都是他的兄弟們這些年長成的血脈。
“都。。。”他想說都坐下吧,又想起養心殿沒這麼多椅子,便站起身,拿了個蒲團放到地上,席地而坐後招手道:“皇伯父這兒,沒那麼多的椅子,你們就席地而坐吧,你們年輕,火氣旺,想必也不會覺得多冷,皇伯父就不成了,老了,怕冷,所以拿個蒲團墊墊。”
他這般自在地如同尋常長輩一般的姿態叫眾阿哥們紛紛傻眼,只可惜與他們相熟的幾個皇子不在,故而氣氛僵住,一時無人接話。
弘晳以往風光無限,但自從太子被廢,他也跟著日落西山,隨胤礽被關了多年,出來後變的沉默寡言,再沒有以前肆意的樣子。
胤禛見他們不敢動,不以為意,知道怕是嚇著他們了,笑道:“坐吧,地上還能有釘子不成?”
眾阿哥們你看我,我看你,弘晳抿了抿唇,當先坐了下來,有人帶頭,其他人便隨波逐流地一起坐了下來。
胤禛看向弘晳,眼裡閃過欣慰,誇道:“弘晳到底是哥哥,有做哥哥的樣子。”
“奴才不敢當皇上誇獎。”弘晳垂首,他如今只是一個被圈禁王爺的庶子,便是連臣都不能自稱。
胤禛嘆氣道:“一家人,什麼奴才不奴才的,朕是看著你長大的,難道如今還能不認你這個侄子了?以後萬不可如此稱呼了。”
他又看向弘晳身後其他人,道:“你們也是一樣,在朕心中,你們就是朕的侄子而已。”
“是。”眾人齊齊應了一聲,卻都不敢做這個領頭羊。
“知道朕今兒找你們過來是為了什麼嗎?”
胤禛提起今日的話題,問:“你們自幼博覽群書,朕考考你們,大清這麼大的疆土,有多少人口,多少城市,多少河流,又有多少條路呢?”
眾人愣了愣。
胤禛不等他們回答,自顧自道:“看你們的樣子,看樣子是不知道的,不過這不奇怪,畢竟就算是朕,知道的也不詳盡,但朕想知道的更詳細些,想知道大清的大好河山,每個城市,每個村鎮都有哪些特産,城市之間,鄉村之間,哪條路最是便利。
只可惜,朕離不了京城,又不相信旁人,左思右想之下,便想到了你們,你們是朕的親侄兒,年紀最大的也還不到三十,最是能闖的時候,只不知你們是否願意。”
他補充道:“這一路山高水遠,又背井離鄉,無疑是艱難辛苦的,朕不強求,不過,凡是想去之人,朕也不會虧待,遠行之前,必得一個貝子之位,順利回來之後,只要是踏實做事的,不管結果如何,一個貝勒跑不了,而表現優異的,前三名,朕許郡王之位。”
人群中傳來吸氣之聲,他們中有些人的阿瑪,都還沒封郡王呢,他們竟有這個機會爬到老子頭上?
胤禛笑道:“朕金口玉言,就看你們願不願意了,此事在場的都可以去,封爵不分嫡庶,能者居之。”
這些王爺之中,嫡子能有幾個,能好好活著長大的,那更是寥寥無幾,庶子庶女才佔後院大頭,嫡子為何留不住,不就是為了所謂的世子,未來的王位?
眾人低頭,私底下眼神卻在瘋狂交流著,這麼多庶兄弟,王位落到自己頭上的微乎其微,全看自家阿瑪心情,然而胤禛今兒這事,卻叫他們眼前一亮,能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爵位,即使是個貝子貝勒,說出去腰桿子也是筆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