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章

第419章

聘請

拼音這件事安然兩個月前就提過,之所以一直沒將其提上日程,也是因為她自己記憶裡對於拼音的相關知識已經淡化的只剩一個模糊的印象了,故而這兩個月一直努力靠自己那點微薄的記憶力進行複原。

好在基礎還是在的,雖費了許多功夫,安然總算將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按照順序整理了出來,該說不說,挺費腦子的,她這些年掉的頭發加起來都沒有這兩月多。

嚇得春杏她們整日愁的不行,小廚房各種補品就沒停過。

但看著手裡整理出來的冊子,安然還頗有些驕傲,胤禛也說,這冊子直接給孩子們當做啟蒙書都是可以的。

安然來到板子前,介紹道:“今兒叫諸位來,是有一件事想要尋求你們的幫助,這板子上的字元,名叫拼音,是本宮無意中從孤本中得來的,本宮拿著研究了許久,才總算弄明白此物的用處。。。”

她將拼音的大致用法講了一遍,見眾人還是目露迷茫,甚至來自蒙古的十福晉偷偷打了好幾個哈欠,不由有些無奈,她也不想在這裡當幼師,只是目前她能找到的合適人選,也就只有這幾個福晉了。

五福晉聽的一知半解,見安然介紹完,不由問道:“妾身聽皇貴妃娘娘的意思,是這拼音可以作為幼童們的啟蒙之物,比《三字經》《百家姓》等要方便許多,這自是極好的,但您叫妾身和幾位妯娌過來,是為何?”

這個有些說來話長,拼音字典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整理好的,裡面涉及到太多東西,安然也不指望只憑借她們幾個就能將此事完成,今兒叫這些福晉們過來,只是想將拼音先小範圍傳播。

待蘇布達報社那邊賺的銀兩到賬,免費書院的計劃就能啟動了,屆時,安然打算將拼音融入教學之中,奈何現在只有她對於拼音駕輕就熟,可書院總不能只有她這麼一個夫子吧?

她將關於書院的想法和在場的人都詳細說了,並真誠道:“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本宮想邀請幾位福晉擔當書院夫子,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她見眾人皆一臉沉思的模樣,又補充道:“當然,事關重大,諸位不用現在就給本宮答案,若是家中抽不開身,也不必為難,直接叫人送個口信來就成。”

十福晉猶猶豫豫道:“皇貴妃娘娘,不是妾身不願意,您也知道,妾身自幼在蒙古長大,漢話到如今都還只是說的明白而已,平日裡從來不沾書的邊的,您叫妾身去當夫子,妾身怕是會誤人子弟啊。。。”

她很是苦惱地扭了扭帕子,今兒過來時,十爺還在她耳邊叨叨叨地說,皇貴妃娘娘若有什麼吩咐,定要毫不猶豫的應下,只是書院這事屬實太過為難,叫她心裡糾結萬分。

安然便笑道:“這也沒什麼關系,聽說十福晉十分擅武,一身馬術無人能敵,不知有沒有興趣來當書院的騎射夫子?”

“騎射夫子?”十福晉眼睛一亮:“那是不是能時常騎馬射箭了?”

她來京城多年,為了做好端莊穩重的十福晉,可是好多年沒有騎馬射箭過了。

安然點點頭,笑道:“那是自然。”

“那妾身就應下了!”十福晉很高興。

五福晉試探問道:“妾身也從未當過夫子,怕是會耽誤娘娘的大事,明年科舉在即,殿試之後定會有不少等著授予官職的進士和同進士,他們其實比妾身這些整日在後院忙碌的婦人更要合適,不知娘娘可曾和皇上提過?”

安然明白她的顧慮,這是問皇上知不知道書院一事呢,便解釋道:“皇上自是知曉的,書院一事,他很支援,只是這免費書院,暫時只定招收三歲以上,十歲以下的男童女童,十歲以上的,除非很有讀書天分,家裡又沒有銀錢的,才會招進來。”

“女童?”

五福晉瞬間就明白安然為何有現成的同進士不用,卻來找她們了,她想問女子又不考科舉,為何還要費銀錢來供養她們,卻轉而想到了家裡的幾個女兒,雖自小讀書,但卻被困在後院,即使有才學也無處施展。

若這書院能辦起來,來讀書的孩子們多了,那書院自然缺夫子,到時候,家裡的幾個女兒,是不是也能憑借才學,在書院中得一個女夫子之位?如此,這麼多年讀的書,倒也不算浪費了。

有自己的事情做,即便以後嫁了人,夫家待其不好,那也不至於整日為了這點事黯然神傷,也不會像她們的額娘一般,被困在後宅和那些妾室你死我活鬥個半輩子了。

屋裡一時有些安靜,安然抿了一口茶,無意間瞥見坐在不遠處的婉寧和明希,心下一動,開口道:

“說起來,我們這個書院缺夫子的很,幾位福晉若是沒有時間,也可將身邊合適當夫子的推薦給本宮,不拘是豆蔻年華還是已作人婦,本宮都要,若是夫家有疑慮,也不打緊,只要她自己願意,本宮親自寫一封僱傭契書送到家裡。”

皇貴妃親自請人,夫家再大膽,也不會不放人的。

手裡有這封契書,對於嫁了人的女子來說,便相當於有了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諸位福晉眼睛都亮了,誰家沒個女兒姊妹的?

這時候,講究的是家醜不可外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旦成婚,和孃家便不再有關系,除非孃家真的很疼愛女兒,要不然只能任由夫家拿捏,便是她們這些親王福晉也不能隨意摻和,畢竟京城的姻親關系錯綜複雜,誰家還沒個皇族親戚呢。

今兒的目的說的明白了,安然知道她們怕是要回去和自家爺商量商量,就連說要留下來的九福晉都頻頻看向門外,她便也沒強留,而是道:

“這會子天色不早,本宮再親手下廚怕是趕不上了,就當是本宮欠你們一頓飯了,待以後有合適的機會,本宮再補上,如何?”

幾位福晉笑著應了,順勢就提出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