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跑樓上去了,說要把他前幾天做的新禮物拿下來給你。”簡意好笑著說道,“就是前幾天拍給你看的蝴蝶小夜燈,挺好看的,你二哥給他買的材料,等會你就能看到了。”
“姐姐~,我來啦。”傅越雙手抱著盒子跑到她身旁,“新禮物,嘻嘻。”
開啟盒子,將小夜燈提在手上,圓環形狀,中間鑲嵌著兩隻蝴蝶,一大一小,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開啟開關,柔和的暖光緩緩擴散開,蝴蝶在上面隨風輕輕擺動。
“姐姐喜歡麼?”傅越將夜燈遞到她手裡,一臉求表揚。
拿到手上,彎起嘴角摸摸他的臉,“喜歡。”
*
在家待了幾天,溫嫿坐上學校安排的大巴,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暑期支教活動。
這次的支教活動安排在青市的一個小山村,到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
山村裡生活條件質樸簡單,吃過晚餐,來到幾間平房面前,住進安排好的多人宿舍,收拾好東西,簡單擦洗乾淨,備好課後,就上床休息。
第二天,溫嫿醒來洗漱後走出房間,教學樓就在前面不遠處,學生們已經揹著書包跑向教室。
抬頭望向蔚藍的天空,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溫嫿和其他隊友一起走進教學樓。
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教的是五年級的小朋友,雖然已經經過系統的培訓,但看著講臺下坐著的一個個求知的面孔,溫嫿多少是有些緊張的,小朋友應該也看出她緊張,可能也習慣了不同的新老師,一個小女孩聲音帶著鼓勵,露出白白的牙齒,“老師,您聲音很好聽,先給我們唱首英文歌吧?”
說完,教室裡的孩子都鼓起掌,看著她們質樸真誠的笑容,溫嫿臉上露出真心實意的笑容,輕輕唱起了英文版《firefly》。
歌曲結束,溫嫿的緊張情緒消散不少,開始自己的課程教學。
城市的孩子們在他們這個年紀基本上已經會用英語簡單交流,但是鄉村的小朋友對英語接受程度不高,有些孩子連26個英文字母都沒有能正確書寫。
大家互相都是陌生的,溫嫿便嘗試著主動加入、融入她們。
下課後,走到他們身邊,和他們主動交流,談話,拿出相機給他們拍照。課堂上也積極和她們互動,及時糾正她們的錯誤,耐心地鼓勵她們,運動會和他們一起集體參與,拓展活動課和她們一起玩遊戲。
教室裡歡聲笑語,操場上你追我趕。
慢慢地,溫嫿和這群小朋友漸漸熟悉起來,在較少的支教時間裡,嘗試儘可能讓她們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
這一個月,基本都是和這群孩子待在一起,下課後一群小孩子包圍著她,經常問她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在溫嫿看來,這段支教時間更多的是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甚至自己收穫的比教出的知識更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