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太多的個人思想,更不需要寫出驚天動地的策論,一般情況下只是文字精熟、熟悉經典,能通順暢達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即可。
考中了秀才,也就是茂才,終究還是生員。
生員就是學生,再有身份的學生,也還在求學的路上。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錄取的要求就是博聞強識,腦子清醒。
第一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是《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話,無論是前身寧文靖,還是蘇辰本身,其實都是看過學過的。
此題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就是引經據典在吹捧先君王。
通篇說的是堯做了哪些很牛的事情……他用賢人,遠小人,傳播教化治下萬民,終於成就了千古偉業。
這很好理解,不理解其實也沒關係,蘇辰的晶片裡面存有歷朝歷代的經典,還有著千家集註,對付如此中規中矩的題目,簡直稱得上不費吹灰之力。
八股文做得好,的確需要文采過人,用奇特的格式做文,要求繁多。
就如戴著鐐銬在跳舞,跳舞當然得好看,不但得好看,還得注意跳的範圍和風格,其實就是破題。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題目破對了,事半而功倍。
這一題也沒太多好說道,人家出題的人都寫得很明白了。
詩句裡從頭至尾都告訴學子一個道理,那就是上古賢君,文成武德,有大功於民。
聯絡到如今的現況,蘇辰哪裡還不明白?
這就是一道吹捧明君的題目,換而言知,就是讓他們這些書生拍一拍現任皇帝的馬屁,學懂做人的規矩。
想了一下,他挑選了廣東狀元倫文敘當時中舉之時曾經寫過的文章,很是適合當下年代的思想,洋洋灑灑文不加點,在草稿紙上一揮而就。
沒錯,他是抄的。
有著一個龐大的書庫,自己思考做文就沒有必要了,能省事則省事。
這主要是為了應付事後有書生不服考試成績,前來要求復卷檢查。
做事就要做得細緻完備,不給人留下半點把柄。
這是蘇辰的風格。
不過,寫好文只是基礎。
自從察覺到那股莫名的敵意,蘇辰就知道,他能不能中秀才?其實並不是看他答得有多好,思想有多高。
關鍵之處並不在這裡,而是正卷之上的文章滕寫,那時才要花一些功夫。
誰說武人就不能考功名了,蘇辰決定別出杼機的玩一玩花樣。
讓這些古時候的土著見識一下新時代武人的作弊功夫。
………………………………
感謝看海開心胸(10000)幹羅佳(2000)第五不著調五毛(600)等人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