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他與齊遠侯都猜到遼源人今夜會猛攻,同時取道富裕山,青水山,夾擊黎洲城。
所以他與齊遠侯一人一在一處,然後黎洲城派一個副將守著。
當然,遼源是不可能因為取道富裕山與青水山便放鬆黎洲城的。
他們會三麵下猛力。
所以,他與齊遠侯讓人暗中埋伏,同時設下一計,讓遼源人佔領不了黎洲城。
但現下,這突然的聲音讓他極為不安。
他擔心他與齊遠侯的計謀被識破,抑或是失敗。
如若是那樣,就麻煩了。
隨侍很快離開,帝久覃吩咐兵士,“動作快些。”
他與齊遠侯未帶多少人馬,也就是五千兵力,皆是新兵。
這一點,是齊遠侯提出。
當時他對此極為不明白。
因為新兵都未有作戰經驗,讓他們在後方更穩妥。
但齊遠侯說要用新兵,並且不用帶許多。
五千足夠。
他依舊不明白,但他相信齊遠侯這個徵戰沙場幾十年的老將軍。
他帶著五千新兵在此等著。
未想到,等來了遼源的五千兵馬,被控製了的一萬帝臨百姓。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壓倒性的勝利。
但後麵,百姓莫名被解決,而被控製的百姓點燃新兵的怒火,新兵極為熱血,在遼源的五千人馬中佔了上風。
他們死傷三千,遼源死傷四千。
這極不錯。
而最後,新兵還想對遼源趁勝追擊,他阻止了他們。
因為,遼源的一千人,對陣他們的兩千人,遼源死一千,那他們也必定會死傷各一半。
他不會讓他們這麼做。
而且,山上的一萬個百姓要帶回城中。
他們目前兵力短缺,無法從別的地方調撥,這一萬個百姓得靠這些新兵帶回去。
如若新兵最後隻剩一千,那當如何?
帝久覃不是第一次作戰了,他已然有幾次經驗,他極為清楚兵力的重要。
不要小看那麼一兩千,也許最後,就是這幾千,最為有用。
帝久覃看向對麵的青水山,眼中是擔憂。
不知曉齊遠侯那邊如何了。
此時,青水山。
山頂的一顆極繁茂的大樹上。
一身黑衣的帝聿站在上麵。
他看著下麵的火光,人馬。
以及帝臨百姓。
遼源人確然來了青水山,同樣由一個遼源將軍帶著一萬黎洲百姓,五千遼源兵士,要佔領青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