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兩國有很深的利益捆綁,值此千載難逢的良機,英國人輕鬆說服了法國人,英法兩國迅速組成了聯軍,從法國洛林悍然侵入德國境內。
與此同時,英法聯合艦隊上百艘軍艦浩浩蕩蕩開抵黑爾戈蘭灣,肆無忌憚的炮轟威廉港、萊克希爾、不萊梅港、朗瓦爾登、薩倫堡、魯格諾特等沿海港口和城市。
直至開戰前半小時,法國才透過BTF廣播正式向德國宣戰,併發出戰爭動員。
而在法國向德國宣戰的時候,英法聯軍早已在德法邊境集結,坦克炮管甚至已經伸進了德國國境。
蘇聯人豈會錯過瓜分這塊大蛋糕的良機,早有準備的蘇聯戰車,在第一時間越過白俄和烏蘭邊境,侵入波蘭境內,向毫無防備的德**隊發起了攻擊。
二戰前歐洲分為兩大陣營,英法俄是傳統盟友、德意奧匈是傳統盟友,兩大陣營水火不容。
說來說去還是利益瓜分不均,造成的陣營分裂。
這些殖民主義國家,在爭搶世界的時候,不可避免會發生利益衝突。
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也變成了華約和北約之間的對抗。
老三揣測,華約北約對抗,應該就是約炮的起源,沒約好就大炮相見唄。
德國瞬間三面臨敵,那些德國士兵都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英法俄潮水般的攻勢壓倒,迅速潰敗。
英法聯合艦隊耀武揚威的停泊在黑爾戈蘭灣上,陸戰隊士兵分別從不萊梅港、魯格諾特登陸,兵分兩路向漢堡挺進。
面對英法俄聯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德國老百姓六神無主,正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時,這時收音機裡傳來德國人熟悉的,國家元首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咆哮聲。
而這一次,希特勒的咆哮卻是面向悍然入侵的英法俄聯軍:“我,阿道夫·希特勒,代表德意志第三帝國,向悍然入侵我國的英國、法國、俄國宣戰。我命令你們,立刻撤回你們的軍隊,不然,你們必將承受來自德國的憤怒。”
希特勒的公開宣戰最後,還追加上了日本。
日本人就鬱悶了,咱們不是盟友麼,怎麼說翻臉就翻臉,英法俄打你們,關我們日本人屁事?
日本駐德國大屎管就提出了強烈抗議,結果是,希特勒下令,將日本大屎驅逐出境。
而希特勒向日本宣戰的理由是,需要理由麼?
其實要想找理由還是有的,比如發生在琴島的日德戰爭,比如日本人和俄國人之間的交易,隨便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
但是希特勒不屑一顧,開戰,需要理由麼?
你們日本人不是隨便捏造了一個,走失一名士兵的藉口,就向中國開戰了麼。
聽到希特勒的咆哮,黑爾戈蘭灣上停泊的龐大的英法聯合艦隊官兵笑出了驢叫聲。
有心人突然發覺,在這個遊戲的世界裡,自年月日,德國入侵波蘭以來,英國、蘇聯都先後對德國宣戰,而德國,似乎並沒有向除波蘭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宣戰。
反倒是很多小國家,都紛紛蹦出來,不是對這個宣戰,就是對那個宣戰。
不過,現在是否宣戰已經不重要了。
英法聯軍用大炮回應了希特勒的咆哮,向德國港口城市發動了新一輪的炮擊。
來自德國的憤怒,我好怕怕哦。
你用什麼來釋放德國的憤怒?
一戰後,受條約限制,德國海軍的發展比英法美日都差了一個檔次,而且現在幾乎傾巢出動,去了東亞。
而德國陸軍現在絕大多數都在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