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變故,便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周數的性格也越發的內向和自卑,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有一個腦癱弟弟。學生時代只要有校園暴力,他一定是第一個被推出來的。
言語上嘲諷他,還上什麼學,回家給你弟弟換尿布之類的話。不單單是被同齡人欺負,就連家裡的長輩和親戚,只要看到他在玩,都會說他,為什麼不去照顧弟弟。幫父母分擔一下。
好像從他弟弟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一座大山壓在他的身上。他厭惡過他的弟弟,當然,也討厭過他自己。
討厭自己為什麼那麼膽小,自卑和懦弱。
在別人欺負他的時候,只知道忍。
所以他拼命地念書,在校期間就努力拿獎學金和助學金,空餘時間就做兼職。考大學選的專業,首選熱門好就業,以及工資高的。他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只想賺錢。
畢業後回老家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他想留在大城市。
在一個無人問津,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的地方去謀生。
對。
謀生。
或許是因為太想掙脫了。
反而回到了起點。
從鬼門關走了一趟回來後,周數的身體,不允許他再持續高強度的工作。
沒有工作,是無法留在大城市的。
加上父母年紀也大了,家裡也需要人照料。
無奈下的選擇,周數回到了老家。
剛開始從大城市回到農村,周數奔潰了很多次。
尤其是他平常習慣了獨來獨往,不與人社交,但在農村,是不能完全做到不社交的。
到處都是人情往來,人情世故。
盤根錯節。
看著父母逐漸佝僂的腰,還有需要人照料的弟弟,周數即便再崩潰,也要讓自己站起來。
周數對他妹妹是溫柔平和的,但對他弟弟,他似乎做不到心平氣和。所以周母鮮少讓他照看,但他弟弟卻很喜歡粘著他。
每次見到他,都會喊他哥哥。
心情好的時候,周數會理他。
但大多時候,只是看他一眼,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只要周數搭理了他,他會特別興奮。
激動地和周圍的人炫耀:“我的哥哥叫周數,我叫周希,我還有一個妹妹,叫周望。我們是一家人。”
“一家人。”
這話在周數病倒時,他妹妹也一直在他耳邊反複提及。
那年周望,年滿二十歲。
她很優秀,考上了一本的大學。當初父母並不同意她去唸大學,是周數拍板,不管家裡發生了多大的事情,他這個妹妹是一定要念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