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慢慢也閑置下來,有時候就淩玲自己在這呆上一整天,給家人和自己做幾件衣服。
最近察覺女兒經常出入,她有些欣慰,但又沒多問什麼。但母女連心,女兒遇到的狀態和遇到的困難,她怎會不知。
“雪兒,要不要喝媽媽煲的湯,用的遙知送來的新鮮藕。”最近冷遙知又跟人合作,種了幾畝藕地。藕了收成時,她總會先送給朋友家。
然後再拿到集市上去賣。
碰上村裡條件不好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家,她也是送的多。像是做公益一樣,有時候村裡老人種了菜或者是有了收成,不方便到集市上去賣,她都會先收上來,再幫忙賣出去。
這些事情,冷遙知雖沒有逢人就說,但影片的記錄和人們口口相傳,淩雪自然也知道一些。也很羨慕她現在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成為了她的努力的風向和奮鬥的事業。
淩玲更是知道,自家女兒的脾性。
她自己都這麼有事業心,何況是她生出來的女兒。
在家躺了這麼久的時間,比起忙碌,空閑似乎更讓人覺得空虛。
只是人在躺平了一段時間後,想要再進入忙碌的狀態,似乎需要經歷很多的挫折,甚至是漫長的低谷期。
淩雪也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她本想要拒絕,但似乎逃避也解決不了她遇到的問題。
“來了。”
她回。
馬先陽最近到外地接了一個佛像雕刻的工程,已經外出一個多月了。
老師傅的手藝,不管在哪裡都是吃香的。
母女倆相對而坐。
蓮藕湯熱氣騰騰,飄香四溢。
也聽說,最近這藕的生意還行。
“遙知可真厲害,現在涉獵的範圍是越來越廣了。”網際網路的興起,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有了很多助農直播間。冷遙知也是打算抓住這個風口,往上踩一波。
前兩天來送的藕的時候,姐妹倆還閑聊了幾句。
說到這,淩玲替她盛好一碗湯說:“那也不看看遙知是誰的好朋友呀。”
“媽——”
有點過於自戀了,淩雪不太好意思。
作為母親,淩玲從不吝嗇,對女兒的誇獎。
也知道她的女兒很優秀,只是需要時間去沉澱。
“雪啊,你知道媽媽為什麼學的裁縫嗎?”
淩雪抬頭看向她:“媽,你怎麼突然說起這個。我記得,你好像以前說過,是因為受外婆的影響。”關於往事,淩雪知道的並不多。她也從未見過她的外婆,也不知道具體。
那天,淩玲講起了關於她自己的陳年往事。
淩玲也隨她母親姓淩,早年淩家是江南的大戶人家。淩雪的外婆叫淩婉同,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她從海外留學歸來,滿腹經綸。回國後也學著自己做生意,挑選的丈夫,也十分尊重她。
夫妻恩愛,共有結晶。
一生只育一女。
但在那個年代,哪個大戶人家不是三妻四妾,兒女成群。
淩家也不例外,家族興旺時,少不了明爭暗鬥。所以家裡只育有一女的淩婉同在家族裡吃了虧,她遭人誣陷,做的生意也就此關門,還被逐出家門。
丈夫死在了冷冬天,她本想跟著一走了之。但那時女兒已蹣跚學步,她無法狠心離去。
便就此離開傷心故地,在外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