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試圖教會她的,是書本裡沒有教過她們這些年輕人的道理和人情事故,也是她所欠缺的。
從前她總想不明白,為什麼見人總要笑臉相迎,總要先打咋呼。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人情牽絆,為什麼非要維系那些平日裡根本用不到的關系。
似乎在這一刻,有了答案。
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鬧不已。
葛翠金的攤位位置好,加上她認識的人多,而且價格也賣的便宜。沒過一會,一筐土豆和一些蔬菜,便所剩無幾。
葛翠金看一眼時間,快要九點了。
出門到現在,滿打滿算兩個小時。也差不多要收攤回家了,具體買了多少錢,還不知道。
但肯定比昨天冷遙知一個人出門,在那傻站幾個小時要好太多了!
葛翠金把攤位收拾幹淨,來時什麼樣,走時也是什麼樣。
餘下的土豆,她也沒有帶回家,而是都送給分給她攤位的攤主。走之前,還從人家那攤位上,買了點菜。
也是你來我往,好一陣推脫和拉扯。
但彼此都很滿意。
攤主給的便捷,也透過其他方式收了回來。
葛翠金得到了人家的幫助,也給了人家回饋。
雙方得益。
便是有來有往。
“遙知,你想吃什麼菜,媽給你買。”
在冷遙知小時候的記憶裡,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可以行使這樣的權利。
每次問她想吃什麼菜的時候,冷遙知就會毫不猶豫地說,辣椒炒肉。
她的要求,就只有肉。
其他的都不想。
但在現在——
她長大了,不用等到逢年過節時,就可以吃到她小時候最想吃的菜。
但在這一刻,她的回答是,“媽,我吃什麼都可以。你有沒有什麼想吃的。”
葛翠金愣在原地想了好久,最後她低頭笑了笑,“媽也是吃什麼都可以的。”
“不過,最近倒是想吃魚了。”
在冷遙知的記憶裡,家裡幾乎不做魚這道菜。
冷遙知一直以為她媽媽並不愛吃魚,所以家裡的飯桌上,從沒有過魚。
直到現在冷遙知才知道真實原因是什麼。
“你爸他嫌魚刺多,”葛翠金笑著說,“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也嫌棄我,做的魚不好吃。”
所以在家裡的飯桌上,葛翠金再也沒有做過魚這道菜。
雖然她很喜歡吃,紅燒魚、水煮魚、扣魚凍,還有曬魚幹,甚至烤魚她都特別喜歡吃。
草魚、鯽魚、鯉魚,都是她的最愛。
但自從結婚後,因為丈夫不喜歡,她再也沒有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