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剛剛成為魔法少女,還不會使用自己的力量。
即使心中燃燒著名為“愛”的火焰,也無法對怪物們造成太大的傷害。
僅僅只能防守。
還好奈奈子及時出現了。
和以前一樣,她一邊打怪,一邊護送還活著的人們離開“門”。
怪物是不能離開“門”的,一旦闖入的人類離開“門”,他們就安全了。
因為這件事情,奈奈子和第二單元的主角有了聯系。
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
偶爾教學和學習,偶爾一起勇闖開啟的“門”拯救誤入的人。
既溫馨,又和諧。
一切的變化在半年後,第二單元主角的父母離婚了。
她再也不能變身成為魔法少女,重新變得普普通通。
揹著書包,穿著校服,低著頭混入芸芸眾生中,沒有任何異常之處。
接下來就是談心了。
非常老套的劇情。
因為愛父母,想要保護父母,所以變身成為魔法少女。
又因為父母離婚,將她像皮球一樣踢開。
遭受到打擊的她做不到像以前那樣百分之百的愛父母,於是沒辦法再變身成為魔法少女。
那麼,愛自己,愛眾生如何?
後來的劇情更套路。
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事件後,第二單元的主角心有所悟,喚醒了心中的“愛”,重新成為了魔法少女。
而這一次,她愛的是寧靜平和的社會,不想讓任何人受傷害。
第一單元播放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那流暢的打戲和渾然天成的特效震撼住了。
如果不知道這是電視劇,還是兒童特攝劇,還以為是拍到真的了。
事實上就是真的。
隱藏在怪物皮囊背後的是彭格列以及同盟家族的戰鬥人員。
他們打是真打,就是會放水。
偶爾還會客串背景板以及邊緣角色。
比如各單元主角的父母、親人、老師、同學父母、超市售貨員……
其實怪物皮囊並不是真的怪物皮囊,而是一層幻象。
好些會幻術的人在劇組工作,為《魔法少女奈奈子》的成功拍攝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
說一件讓人頭大的事。
剛開始的時候,有人提議一切由幻術解決。不要演員,也不要道具,就找幾個幻術師。
訊息傳出去後,所有與之相關的幻術師都紅了眼。
以為他們很閑嗎?造一些景,抽空給工作人員套個怪物的殼子也就夠了,還要什麼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