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你們不是還在收知了殼嗎?為什麼現在不收了?
這知了殼好得很,都曬乾了,你摸摸,不潮。”
“上週是上週,現在真的不收了,不是我為難你,規矩都是老闆定的。誰讓你們不早點來?”夥計懶洋洋的說著。
為民大藥房是老字號中藥房,常年掛牌收購各種中藥材,用來配藥丸。
蠶蛻就是其中一種,這玩意就是知了退下來的殼。
暑假空閒的時候,小孩們就喜歡成群結隊撿知了殼,然後洗淨曬乾,拿到中藥鋪換零花錢。
然而,零散收來的中藥材有弊端,那就是品質無保證。
老闆找到貨源後,就不讓收外邊的零散貨了。
賣蟬蛻的兄弟倆十分懊喪,原想著湊個整數再賣,沒想到才等了幾天,藥鋪竟然不收了。
葉藍眼睛一亮,她想起一樁往事,上輩子,丹山發過大水。
大概就是這幾天吧,先是連續下大雨,導致河水暴漲決堤,
把周邊的運輸線路都給淹了。
以至於縣城跟外界斷線,失去了聯絡。
慶幸時間不長,不過兩三天。
但人們嚇得不輕,尤其是那些開鋪子做買賣的,生怕原材料短缺,都忙著收購。
一時間城裡物價狂漲,原本沒人要的蟬蛻,也成了搶手貨。
幾家藥鋪都可著勁兒收蟬蛻,導致這味藥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價,一斤一百元。
但到處雨嘩嘩的,就算是人們有心,也撿不來這筆錢。
葉藍立刻來了精神。
她走過去跟兩孩子搭訕,“你倆有多少知了殼?”
哥哥大概十三四歲,曬得黑炭一樣,嘟著嘴說道,“四千多個。”
藥鋪夥計插嘴道,“蟬蛻不壓秤,兩千個差不多是一斤,要擱前兩天,這些能賣一百,現在可惜了……”
聽藥鋪的人這麼說,黑炭兄弟神情更沮喪了,他倆還指著賣知了殼的錢買球鞋呢。
葉藍掏出葉爸爸給的一卷錢,當著兄弟倆的面數了起來。
鈔票的最大面值是十元,然後就是五塊,甚至一塊的都有。
可想而知,存這點錢,葉爸爸也是費盡了心思。
一卷錢看著挺厚,最終只有一百九。
“我需要知了殼,你們願意用五十塊一斤的價格賣給我嗎?”葉藍問道。
這個價格跟藥店是一樣的。
“願意,當然願意,大叔能用下你的秤嗎?幫我們稱一下知了殼?”黑炭兄弟立刻就答應了。
對於93年的人們來說,一百元不是個小數,如今普通工人月工資也不過二百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