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舉人沒動,拿起茶杯漱了漱口。
範轉運使是管鹽的,不與他相干。
其他高官貴人,他想去逢迎現在也排不上。
快上菜了。
風箱鼓動,灶火喧囂,
最邊上的一個灶眼前面,守著鍋的年輕人抬起頭環顧左右,朗聲吩咐:
“大鏟,仲羽,你們帶人最後查驗一遍,開席的六品冷盤六品點心,每一盞都不能有錯漏。”
“是!”
“松花鳳翼十二盞。”
“生燻白魚十二盞。”
“酒香捆蹄十二盞。”
“鹽焗乳鴿十二盞。”
“桃花粉糕十二盞。”
頭上裹著青布頭巾、身前罩著白色兜衣的年輕人們把擺在桌案上的冷盤一點點檢視過去,不僅要看菜餚是否缺漏,也要看擺裝是否精細。
年輕人穿著一身皂色細棉短衣,將袖子挽到臂彎之上,露出勁瘦結實的手臂,穿著一身細棉短衣,穩穩端著一口鍋,控制著鍋底與灶火之間的分寸。
隨著呼喊聲傳進廚房,一個個白玉般的蓋盅齊齊被扣好,小心交給了來上菜的袁家僕役。
維揚城內的大宴是從早到晚的,一大早客人進來,就要喝茶吃點心,略配幾個熱菜。
接著就是聽曲、聽戲,看各式雜耍。
看累了就吃吃喝喝,吃喝累了就繼續看,午後還有一頓大宴,如此熱熱鬧鬧過上一整天直到深夜,客人滿意離去,這一日的宴請才算是有頭有尾。
冷菜上了,熱菜自然要緊隨其後,提前就燉好的乳鴿裝在嫩青色小盅內,點綴枸杞。
比人手還長的遼東參用油汆過,用米酒、醬油、肉滷、蝦子燜燒,待海參入味,出鍋裝盤,再取提前熬好的蔥油一點一點打進收汁的滷汁之中。
待到滷汁油亮,邊泛金光,就可以澆在遼東參上了。
看見葷香中帶著醬香氣、蔥香氣和鮮美氣的佳餚被特製青瓷長碟託上桌,坐在首桌末座的袁崢臉上的笑更深了兩分。
“範大人說今日不稱官職,小的就冒昧了,範大人、齊大人、穆將軍……各位大人,還有柳解元,這是我專門從遼東帶來的遼東參,它們同我一樣自北方來,如今看著,卻是已經入了維揚的味兒了,哈哈哈。”
坐在上首的新任都轉運鹽使範績轉頭看向自己旁邊坐的年輕人。
“穆將軍剛從關外回來,卻又在維揚遇到了遼東特產,豈不也是萬里他鄉遇故知?來來來,請用請用。”
身上穿著織錦曳撒的年輕男人夾起一片海參放進嘴裡,片刻後,他道:
“味道尚可。”
大廚房內,羅守嫻用自己的雙手感受到鍋內的沸騰躁動,在默數片刻後,她直接將鍋端離灶上,放到了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