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的一聲,林婉兒的微信又來資訊了。
她一看,是雷小燕發來的資訊:“婉兒!你的小說《青春情繭花開》快完結了,我的小說成績沒有達到預期!最近,這類夕陽紅題材火熱,我們要不要跟風寫一寫?”
林婉兒看完一怔,回覆過去:“夕陽紅題材是什麼?”
過了一會兒,雷小燕發過來一段話:
“夕陽紅題材通常以中老年群體為主角,融合了家庭瑣事與戲劇性情感,劇情往往包含誇張的元素,以滿足觀眾對於情感寄託和美好生活的幻想。
比如《霸總愛上絕經的我》聽起來有些荒誕,但這類作品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老年群體的情感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同時,由於市場上針對中老年群體的電視劇和網路文學作品相對稀缺,這類作品的出現也填補了市場空白,受到了不少中老年觀眾的喜愛。”
林婉兒喃喃道:“原來如此!”
雷小燕又發過來一句話:“婉兒,現在這種夕陽紅題材稀缺,我們要趕緊下手。”
林婉兒看向高傳龍,詢問道:“老高!你說可以跟風嗎?”
同時,林婉兒向雷小燕回覆過去:“等下!讓我想想。”
高傳龍想了想,道:“在文學創作乃至各行各業中,跟風現象屢見不鮮。
這其實是一種頗為常見的市場反應,就像我們曾經追捧過的那些熱門商品,一旦某個產品走紅,緊接著就會有一波類似的產品湧現出來,試圖分一杯羹。
不論是實體商品還是小說創作領域,跟風都被視為一種自然的商業行為。
大神級別的創作者享受著豐厚的回報,而普通創作者也能得到正常的收入。
然而,跟風並非毫無門檻。
要想成功搭上這股潮流,必須滿足兩個關鍵條件,否則跟風就可能變成徒勞無功。
第一個條件是時效性。
你得緊跟潮流的步伐,不能等這股風吹了一兩年你才慢悠悠地跟上來,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比如,最近遊戲界的《黑神話》大火,要不要跟風創作相關作品呢?
但問題是,《黑神話》的熱度很早就出現了,那些敏銳的跟風者早已捷足先登,你現在再去跟風,無疑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同樣地,對於任何熱門話題或梗,跟風是可以的。
但一定要快,要像捕捉風向變化那樣敏銳,一旦大家都開始跟風了,你再加入就晚了。
第二個條件是實力。
如果你想在跟風的同時也在同行中站穩腳跟,那麼你的作品至少得有一定的水準。
雖然不要求你的實力能超越大神,但也不能太差勁。
假設我們把原著或題材的潛力滿分定為10分,那麼跟風的作品至少得達到七八分的水平。
如果你的實力只有兩三分,還硬要去跟風,那簡直就是自取其辱,無異於送死。
因此,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實力,跟風才有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實際上,很多跟風的作品都出自工作室之手,因為他們通常能夠迅速捕捉到市場熱點,並且擁有一定的創作實力,所以工作室跟風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
比如當年動漫女武神大火的時候,某個小說平臺的新書排行榜上,竟然有12本都是與女武神相關的作品。
當然,跟風也有風險,一旦這個熱點過去了,那些跟風的作品就可能全軍覆沒,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