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併沒有如願以償等來京城的大暴雨,反而等到的是一直沒有動作的程惟終於出手了。
之前的沉默,也許是他在觀察,也許是在準備。
但是不管怎麼說,程惟都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林一在京城舒舒服服發展壯大,斷自己的後路。
就像林一之前分析過的那樣,都都打車在京城市場的覆蓋率已經很高,所以像林一那樣直接跟他比地推是很吃虧的事情,因為都都的推廣效果很有限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也非常的老套,程惟果然採取了最直接的戰術。
林一此刻正在公司裡跟手下的團隊開會,他親自介紹:“都都打車最近集中發放了一批抵扣券,就在我們推廣的那些片區,力度不比我們小,這一手顯著地影響了我們的新使用者增長。”
畢竟在優惠差不多的情況下,使用者還是傾向於繼續使用原來的app,可以省去下載和使用新app的麻煩。
張峋很積極:“那我們要不要相應地增加折扣力度?”
林一否決了這個提議:“暫時不必。”
這不是他對程惟心虛,雖然都都打車上一輪從鵝廠那裡融資1500萬美元,比萬里出行1000萬的啟動資金要多,但那已經是4月份的事情了!
“之前我們替都都打車算過賬,如今是9月份,之前的1500萬美元我給他滿打滿算絕對剩不到一半兒。”
“因為過去這半年都都沒有閒著,在申城、羊城和臨安都打得不可開交,聽說僅僅在申城一個地方就花了3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光比較目前的現金儲備,萬里出行肯定還超過都都打車。”
“但就像我說過的那樣,京城固然很重要,但對我們來說只是個起點而不是終點,所以大可不必上來就拼刺刀。”
“當然不是說我們對京城不重視,我們還是要堅決果斷地執行之前制定好的計劃,完成既定的目標。”
林一不願意現在跟都都拼補貼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知道眼下這點錢,不管他們怎麼折騰都還是杯水車薪。
而且他也沒打算一上來就擠掉都都打車在京城市場的優勢地位,如果有這能耐的話那往後只要一路橫掃過去就行了。
李莫言贊成了林一的意見:“我們之前說過,京城突圍跟都都的這一仗,主要目的是練兵,為我們往後的發展積累經驗總結教訓。”
“次要目的是在京城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完成萬里出行在打車市場的初次亮相。”
“其中都不包括和都都打車分個你死我活,所以我們現階段的任務是調整推廣方向,往此前沒有覆蓋到的方向去拓展,同時可以試驗和總結不同推廣措施的效果。”
100棟寫字樓雖然多,但絕不是京城的全部,他們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的。
林一和李莫言是公司裡權力最大的兩個人,再往下是cto王愷不過他只負責自己的部門,所以這兩個人決定的事情不會再有異議。
萬里出行這邊調整了方向,都都那邊果然也沒有輕輕放過,而是如影隨形地看著他們轉進到哪裡,就把優惠券也發放到哪裡。
林一暫時沒有太計較,不過很快他發現這不是程惟的全部手段。
因為師姐告訴他,在各個計程車司機交接班集中區域,也出現了都都打車運營人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