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我找藉口,我這裡只看實力。後面我要和一些商家一個個的過計劃,費用這塊兒該投必須得投,不投的讓老闆給我打電話。”
溪流在商家群裡經常有這種發言,大家也都習慣了。
不過大多時間,大家都比較安靜。
但嗨爆這一波操作,也讓部分商家,察覺到了這個單品的潛力,不是所有產品銷量拉上去之後,能穩得住的。
而天貓超市上幾個同款,行業那邊就是數十個,上百個了。
大多數的商家,都會盯著自己對應類目的行業爆款,在看到嗨爆的單品連續多日,甚至連續多月的衝進去爆款榜單時,日常搜尋也在不斷穩步提升,立刻就開始複製上同款。
甚至用起了和王巖相同的套路。
王巖的嗨爆活動價幹到19.9,他們就把日常價直接幹到19.9。
再把包裝設計,規格之類,儘量和嗨爆相似。
前期先薄利多銷,把基礎梁做出來嘛。
部分商家實力強點的,和工廠談一下。
“支援一下,你看嗨爆這個單品,月銷4w+呢,我們彼此各承擔一半的活動費用,把銷量拉起來。”
然後成本就成15塊錢,這些商家的就變成了13,12,甚至10元左右。
活動價格,也隨著成本的下降,不斷下降,品質嘛,畢竟公司總不能做慈善吧,工廠還要發工資的吧,少虧一點還行,虧的多了,那不可避免的就是品質下滑。
隨著商家們參與的越來越多,產品的熱度也在不斷突破原有的高度。
再加上大多數的產品口感確實還可以。
就這樣不斷地形成正向閉環。
整個市場隨著老客戶的不斷沉澱,好像滾雪球一般不斷放大,以每個月30%以上的環比增速在瘋狂攀升。
“頭部,這就10w+了....“王巖家的很多運營,可以說是親眼看著整個類目在短短半年時間,從一箇中等類目爆發式的成長為一個大類目。
王巖的嗨爆因為是第一個推爆的單品,佔據了整個市場的先發優勢。單品的銷量在5月份的時候,終於突破了10w+,而這裡面,淘客和直播的銷量佔比達到5w左右。
貓超就單這一個產品,單月銷售額就達到了230w+,成為速食類目的絕對top1商家。
代價?也就前幾月砸進去了八十多萬,最近倆個月已經開始有盈餘了,不過還不多,畢竟競品追得還算很猛的,沒辦法放鬆下來收割市場。
“王總,下個月我們活動力度要不要收一收,畢竟下個月就是618了,到時候疊加平臺卷的時候,可能又不賺錢了。”有運營嘀咕說道。
只不過王巖再度大手一揮,搖頭否決了他的意見。
這次也算好不容易在自己媳婦兒面前長臉了,親手炒熱一個品類,打造出頭部top1單品,讓他在合作的品牌方,廠商,以及競爭對手那邊沒少長臉。
這種產品,別說還有點利潤了,就算是沒利潤了,那又如何,之前一個月虧二三十都虧得起,更何況現在還能賺錢的時候。
“眼光要長遠點,我們後面還有很多對手,現在要做的不是賺錢,而且要做品牌,我們要市場份額。”
“對了,喬霏家那邊產品還沒上嗎?”王巖突然問道,他最關心的還是喬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