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阿鶯從頭到尾都很清醒。
她很笨,腦子不聰明,但這不代表她是個糊塗人。
她近乎本能地用偽裝來保護自己,汲取身邊所有可以扭轉乾坤的力量,試圖去掙脫作為棋子的命運。
那些做局、下棋的人,以為自己在玩她、騙她,卻不知道,真正被糊弄住的人,是他們自己。
所以,阿鶯成功了。
代價是真正愛她的富家子的死亡。
但是阿鶯卻能夠從此逃離這樊籠,奔向真正她想要的生活。
離開前,阿鶯在富家子的墓碑前哭得很傷心。
可是哭完之後,她擦掉眼淚,用冷靜到近乎漠然的語氣說:
‘我將名字改回了阿螢。不做籠中的鶯鳥,做夜晚唯一亮著的螢火蟲,好像也不錯,你說是不是?’
‘還記得嗎?你以前給我念過一首詩——君做女蘿草,妾作菟絲花……可是你記得嗎?菟絲花雖然總是寄生在別人身上,卻會不折手段地汲取一切營養,只為讓自己活下去。’
‘下輩子,不要再遇到我。’
果然,富家子的死亡與她脫不了干係。
甚至可以說,是她親手將這個愛自己的人推向瞭如此的結局。
但阿螢不後悔。
……
畫面的最後,阿螢坐上了去其他城市的車。
那張年輕而美麗的臉,早已失去了那天真而愚蠢的眼神,變得蒼涼且黯淡。
火車呼嘯而去,阿螢的身影也逐漸的模糊,消失……
……
影評人給了這部電影很高的評價,連帶著對導演和所有演員,都是讚不絕口!
他們探討這部電影的藝術性,稱讚電影鏡頭所呈現的美學,又感慨於故事架構的乾淨利落……
普通觀眾則沒有專業人士想得那麼多,他們只是單純覺得這部電影很爽,人人都以為的棋子女主最終反殺各方大佬,這樣的絕地反擊實在是看得自己腎上腺素狂飆!
而且作為女主角的明黛,又在裡面美出了新高度,無論是在小縣城裡的浮豔,還是進入大城市後的奢靡,每一幀都是可以直接當桌布的程度。
化妝師更是將她當成一家子,肆無忌憚地展示出了各色旗袍,讓她風華絕代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大家的腦海裡。
直到電影落幕,仍然揮之不去。
——這樣的好評如潮,帶來的自然是節節攀升的票房。
老實說。
起初片方包括明黛這邊的人在內,都沒有對這部電影票房寄予太大希望。
他們都覺得能回本,再小賺一點點就可以了。
全體制作人員的真正目標是瞄準各大獎項,甚至有意將電影送到海外。
結果這部電影在市場上的成績,給了他們大大的驚喜!
短短一週,便斬獲13億的票房,最終收官達到20億都不成問題!
明黛再一次展現出她漂亮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