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有位剛正不阿地老臣沙啞地喊著:“既然皇上真要臣等以死明鑑,那陳臣等何懼一死!”
還沒等其他人做出反應,這人直直就朝著大殿中的柱子撞了過去。若不是身邊的官員拽了他一把,恐怕他已經是頭破血流,死在當場了!
縱然免去了一死,這老臣還是受了傷,當場就昏迷了。
慕澤目光凝重,站起來,卻沒有去探望。
他只冷冷地說:“將劉大人送回府中,宣風太醫給他診治,退朝。”
朝臣們噤若寒蟬,而有些在看向慕澤時,又恢復了曾經的恐懼。
難道真的是他們跟錯人了麼?慕澤在登上皇位後,怎會變得如此的冷清冷血。
他們忽然對於寧軍的命運,沒有信心起來,慕澤曾經說過的,半年內攻入大周腹地的話,到底還能不能實現?
劉大人的下場,給他們敲響了一個警鐘,有些朝臣決定選擇明哲保身,還有些,則是目光決絕。
他們這些個老骨頭,就算是都死光了也沒關係,一定要讓慕澤低頭才行!
第二天,果然有人又開始撞柱子了,這次侍衛們有準備,那大人只受了一點輕傷。
再看慕澤,依舊沒有改變想法的意思。
等到了第三天,慕林都站了出來,呵斥那些老臣們:“眾位大人也該適可而止了,皇上若被你們脅迫了,那還算是什麼皇上?你們不懂得擦亮雙眼,只顧指責,誰能認同你們?”
慕林是親王,他的話自然也是很有力度的,可是這些老臣們就像是被鬼迷心竅了一樣,慕林若是高山,他們必將翻越,慕林若是長江,他們也會橫渡!
有老臣鏗鏘地站了起來,宣揚一番:“人生自古誰無死,老臣終於百姓,忠於社稷,死而無憾!”
撞柱子這一招,已經不管用了,這老臣竟然直接在朝堂上請辭。
慕澤自然是震怒,可也不會去挽回,當即冷冷地說:“想走便走,朕不留你們。”
好多大臣直接就寒心了,性子剛烈地直接請辭,稍微溫軟一點的,則是低著頭,不肯和慕澤對視,也再沒有曾經的赤誠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慕澤和眾位朝臣的關係鬧得這麼僵,還差點出了人命,慢慢地,就傳遍了天下。
慕翎和慕闕真是大喜過望,什麼叫做天助我也?這不就是麼!
那慕澤手握幾十萬重兵,和他打起來,肯定是非常吃虧的,但是誰能想到,沒等外敵進攻,他們竟然就從內部分崩離析了呢?
這兩個人和心腹一合計,必須要讓這把火把慕澤直接燒死,於是他們更是煽動百姓,把慕澤和太皇太后貶低到了塵埃中,把他們自己標榜成了大義滅親的楷模。
慢慢的,連百姓的心都有點動搖了,這還真的是他們那個愛民如子的寧王殿下麼?
他血液中暴虐的因子,其實根本就不曾改變吧?
是不是在他眼中,只有親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百姓,都是可以隨時捨去的無用之物?
一旦這種想法在百姓中蔓延了,就很難遏制了。
南宮守在少林寺中沒著急離開,因為太皇太后在出殯後,少林寺上下也不穩定,他已經和韋倩雪商量好,新年在這裡過年了。
線報像是雪花一樣不斷地傳入到他的手中,一會兒說慕翎和慕闕又出了什麼么蛾子,一會兒又說,有多少個城池的百姓,已經準備聯名,讓慕澤自願放棄這帝王之位。
也就是說,他們鐵了心的不認慕澤這個皇帝了。
萬民書還沒開始寫,一旦寫好,送到南疆去,局勢定然是不可扭轉了。
韋倩雪對慕澤和元錦玉的印象還不錯,她如今和南宮守之間也不爭鬥了,關係漸漸趨於平和。
南宮守是為了慕澤辦事的,所以韋倩雪也有些擔心他。
“這次的流言,造成了那麼嚴重的影響,可怎麼收場。”
南宮守放下手中的信件,看向韋倩雪:“你似乎並不覺得寧帝是一意孤行。”
小美美在一旁玩兒的開心,韋倩雪低垂眼簾,睫毛纖長,淡淡地和南宮守說:“我也長了眼睛,太皇太后和蒼梧大師之間,本就是清清白白的。”
南宮守欣慰地看了韋倩雪一眼,雖然他心中也為慕澤焦急,但還是相信更多一些:“咱們且等等下一步的任務。”
他隱約有種感覺,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而慕澤要做的,就是把慕翎和慕闕,都拉到這個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