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覺得虧本了呢?
“這樣,你想要多少豬皮凍,後日我做好送到府上去。”
“先送一百斤吧!”陳小公子試探道,“能做出來嗎?”
“能是能。”沈清棠見陳小公子對斤兩沒有概念,提醒他,“一百斤有點多。一頓飯一盤的話,得有二三百盤,甚至很多。”
一盤多少得取決於他家盤子的大小。
“沒事。”陳小公子擺擺手,“又不是非得一頓吃完。再說,我剛哄祖母開心還得哄外祖母,還有夫子、同窗呢!
你這豬皮凍是新鮮玩意又不貴,小爺送的起!”
沈清棠深刻地檢討自己。
格局太小。
***
豬皮凍很快賣的一乾二淨。
賣給酒樓的收入六百五十文。
零賣的是五百八十五文再加陳小公子的碎銀,大約算一千零八十五文。
碎銀還沒稱,但,只多不少。
總共一千七百三十五文。
李素問笑得牙不見眼,把銅板和碎銀子裝進錢袋裡,“賣豬皮凍比賣肥皂和香皂還賺錢呢!還不用等二十天皂化。今兒做好明日就能賣。”
“還沒有本錢。豬皮是人家白送的,蘿蔔和青菜自家種的。豬是季宴時獵回來的。”沈嶼之彎腰把團起來的麻繩解開,拉過肩膀,調整好長度,拉動爬犁。
拉起另外一架爬犁的沈清柯搖頭,“如今是冬天,做豬皮凍還行,若是到夏天,怕要多放許多豬皮也不一定會有現在這麼結實的皮凍。豬皮凍的買賣不若肥皂和香皂長遠。”
“二哥說的對。”沈清棠在李素問的攙扶下,到爬犁架上坐著,“豬皮凍跟肥皂還是不一樣。
討個一回兩回,屠夫應當不收錢。見咱們豬皮凍生意好,肯定會收錢。
家裡就一頭野豬,吃完還是要花錢買。
本錢一定會有,且會越來越多。
咱們家豬皮凍生意好了,其他人看見眼紅,怕是也會來做。
做豬皮凍又不是什麼獨家秘方,最多咱們往豬皮凍里加蔬菜算獨特。
至於挑豬毛……若是能賺錢,就是一根一根的往下拔豬毛,也有的是人願意做。”
李素問揚起的嘴角拉下,“這麼說,豬皮凍不能賣了?”
“不是不能賣,是不能久賣。年前年後還能賣幾天。”沈清棠道。
至於賣幾天,取決於同行眼紅的速度。
***
離晌午還有一段時間,一家人商量著回家吃午飯。
主要家裡還有一個腿腳不便的孫五爺沒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