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再遇

東南有古鎮名祈春鎮,原名其實是石洞,八幾年一場特大暴雨將石洞鎮淹了三天三夜,水一退去,質樸的村民們便將其更名為祈春。祈春三面環青山,一條淺淺的河悠悠橫亙在古鎮之間,四季變化的不甚明顯,百年來也只發生過這一次災難。盎然徽派古鎮,這一隅,本該就有一個人綿長繾綣的故事。

八月中旬,原本藍白分明的天近些日子有些陰翳和悶熱,雲朵壓低成一片片,這天氣是憋著雨了。

葉年提著一雙溼噠噠的球鞋,擺放到院子裡陽光最好的臺階上。

還有半個月開學,總要提前準備著,刷好了一雙鞋,葉年略有些長的黑髮被汗水打溼,白t恤上也撲稜上一滴滴水。

放好了鞋,少年轉身慢悠悠上了二樓,愜意地支著腦袋,百無聊賴抵在視窗上,並不強烈的陽光映在他臉上,夏季的太陽沒有將少年的膚色變黑,反而映襯的他愈發白淨。

這種獨自一個人待著並且被並不灼熱的陽光照著的感覺,葉年非常享受。這種時候,大腦就會開啟,思路就好像破繭成蝶,悠悠的飄走了,平時想不開的一下子就想開了,想得開的想的更開了。

啊,老年生活啊。

“小年,快下來,咱鄰居回來了!”母親的聲音在家門口響起。

葉年怔了一下,隨後一陣拉桿箱輪子骨碌碌的聲音在不遠處的羊腸窄路上傳開。

葉年家左右都有房子。北面是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宋家,家裡兩個娃娃,老大宋尋已經成年,老二宋遷還不足三歲。而南面的一家子卻沒有人住。

母親的一句“鄰居回來了”讓葉年有些意外,按理說四世同堂的一家子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回家不稀奇,母親也不必喊自己下樓迎接。

難道,是南面常年失蹤的齊家回來了?

葉年抓了抓頭髮,腦海中關於南面一家的印象忽忽悠悠的飄了出來。白淨的臉頰竟有些微微泛紅起來。

在葉年還未上小學時,南面是有人居住的,一家三口,男孩名叫齊司,比葉年大三個月。

小時候的葉年有圓圓又白皙小臉,頭髮剪的也不及時,柔軟的黑髮一長長,葉母就拿小皮筋紮起,看起來格外像又軟又可愛的小女孩。

宋尋比葉年大三歲,是個不太怎麼愛說話的孩子頭兒,常常帶領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一起捉弄葉年,揪他小辮子,說他是個扭捏的小姑娘。

整個祈春的小孩裡面,只有齊司不欺負這個白淨的小男孩,甚至還處處護著他,用自己尚未堅硬的小拳頭幫他擋住一波一波來自其他孩子的戲弄。

長此以往,齊司是葉年唯一的朋友,齊司由於護著葉年,朋友也很少。孩子的感情總是純真的,你投之以桃,我把我整顆心都給你。

葉年的幼兒園時光,基本是和齊司一起度過的。鎮上有家公立幼兒園,大部分孩子都在那裡上幼兒園,齊司和葉年也不例外。小小的木桌兩張兩張靠在一起,丟三落四的葉年時常忘記帶啟蒙課本,就跟齊司靠在一塊看一本。在葉年的記憶裡,齊司是個很會照顧人的哥哥,幼兒園經常組織一些小活動,一年開春郊遊,半夜葉年起來上廁所,不知怎麼齊司也起來了,還給他披上了一件小外套。這些一個個的小舉動,葉年卻記得非常清楚。

“小年,快點下來呀!”母親的聲音把葉年的記憶中斷了。

“馬上下去!”葉年應了一聲,走下了樓梯。

出了自家門口,幾步遠的南邊齊家門口擺著幾個行李箱,母親正在門口跟一個微胖的中年女人說話,見葉年走過來,母親忙介紹:“這是趙阿姨,快問好。”

“阿姨好。”葉年微笑著點了點頭。

“哎好,小年比齊司年紀要小几歲吧。”趙阿姨說。

“......一樣大,我比他大兩個月。”葉年笑了下。說起來,葉年雖然比齊司大兩個月,但是從小時候開始,齊司就比葉年長得高,被很多人認為他是葉年的哥哥。

看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比自己高啊。

長得高就是佔便宜。

趙阿姨是齊司的保姆,齊家離開祈春後她一直照顧著齊司。

“你們今天來我們家吃飯吧,剛回來冷鍋冷灶的也沒法做飯。”母親說。

“謝謝,真的麻煩你們了。”趙阿姨說。

“沒事兒,以後都是鄰居了。”母親笑笑。

葉年的母親是一個善良慈祥的中年女人,與父親截然相反,若沒有母親,葉年覺得自己現在或許是個人渣,或許已經死了。

“小司在屋裡,你們好多年沒見大概都要生疏了。我先去做飯,趙姐你歇著。”

“千萬別,我做了大半輩子飯了。小年,你去找齊司吧,我和你媽先走了。”

葉年應了聲好,目送母親和趙阿姨進了自家門。

然後下一步就該是見九年沒有見過的朋友了,不知為何有點忐忑。

剛才怎麼沒見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