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陳平生為這事,已經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跟時間。
資金板塊更是一騎絕塵,遠超國內同領域的競爭者。
這要是還幹不好,那他也不會再投資科技領域了。
老老實實在實體領域貓著就好。
他在新能源板塊算是盡了全力,期間還研究了各大車企尤其是日系車成功的秘訣。
除了自身技術外,日系車在國內大獲成功的主要原因還是質量穩定。
像雅閣這種車開個七八年基本都不用修。
除了品牌力之外,一家車企核心的成功秘訣還得是質量穩定。
在科技領域,營銷終歸只是小道。
最終品牌力的核心競爭還是客戶口碑。
陳平生也是一再強調,騰飛新能源汽車生產的基本標準,至少要保持五年無小修。
也就是十萬公里以內,根本不需要開到修理店。
如果不能解決這一點,還是會陷入傳統國產汽車發展的怪圈。
廣告打再多,客戶最終都是閉眼選日德兩系。
想要徹底解決質量問題,核心還是控制好供應鏈。
一旦出現以次充好,那生產出來的產品肯定都要大打折扣。
另外也要幫助那些優秀的供應鏈廠家,完成自身產品的升級。
這一系列工作都要完成,才能真正造出一臺質量絕對穩定的好車。
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汽車乃是世界第一大工業產品,想要將它做好,肯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而且很多汽車廠都是一個地方的支柱性產業。
未來競爭也註定不會簡單。
陳平生在這邊參觀了一個下午,也聽了一下午的彙報,最終還是確定一條核心發展戰略。
一切都以產品為主。
為了造出一臺真正的好車,不惜任何人力物力以及資金上的投入。
甚至一再強調,營銷僅僅只是輔助手段。
一旦產品力不夠,再好的營銷都是欺騙。
這跟一般產品不同,新能源汽車最低售價不會低於二十萬。
普通家庭要是因為營銷選擇了他們家產品,最終又因為產品力不夠而產生後悔情緒。
那他們在坐的每一個都是詐騙犯。
他就這麼說了,也是一再強調汽車要以本身質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