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都知道,重要場合的發言,一般都是要有演講稿或者是提綱的。
畢竟當你身份與眾不同之後,說出來的話,也就很有影響力了。
尤其是公眾場合。
陳平生也就簡單發表了一下感言,匆匆結束演講也就到了記者採訪的時間。
孟玉玉心想,這騰影集團的大老闆還真是一如既往的低調啊。
投資120億自建國內最大的一體化新能源超級工廠,竟然也沒能讓他多說幾句。
公眾場合之下,他是真的一點也不願意過多曝光。
這跟她認識的那些大老闆,太不一樣了。
孟玉玉來得早,也就佔了一個有利位置。
她第一個舉手發問,“陳總,聽說您之前一直都是在傳統領域,我們承認您在傳統行業非常有建樹,但你認為自己跨行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優勢是什麼呢?”
“您憑什麼保證自己就能造車成功?”
這個美女記者問得還挺犀利啊。
陳平生疑惑,不是說記者都打好招呼了嗎?
怎麼上來就問這種問題。
陳平生想了想道:“首先我得承認,我自己在這個行業確實屬於外行,甚至是新手。”
“但你要說我進軍新能源的優勢,很明顯那就是口袋裡有點錢,這也是我能進軍這個領域的底氣所在。”
“至於你第二點問的,我拿什麼保證自己造車成功?”
“這一點說句實在話,沒人能在一件事開始之前,他就拍著胸脯告訴別人自己一定能成功。”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人八成就是騙子。”
陳平生道:“你或許更多的還是想問,我造車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關於這個事,我跟幾個高管開了三天會,我問他們新能源造車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他們說是電池,電機電控,以及智駕。”
“電池領域,我收購了國內最大的電池廠,並拿150億來幹研發。”
“電機電控系統,我又準備每年拿出三到五十億來招募國內最頂級的相關領域專家來搞研發。”
“事實上國內要想真正在新能源領域做到全球領先,最關鍵的還是技術研發,如果技術不能領先,僅僅只是依靠組裝那將毫無意義。”
“我造車的理念非常簡單,用最多的錢,砸最多的研發,請最好的人才,然後共同為大眾百姓造一臺好開,耐開的經濟實惠車。”
就很樸實無華。
一點華麗辭藻都沒有。
孟玉玉覺得,這大老闆確實很真誠的回答了她的問題。
一點也沒有避重就輕。
正如他自己所言,沒有人能在一開始就保證自己造車成功。
陳平生也不能,他只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