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是前者,說明兇手和被害人之間會有很複雜,或者相對來講比較熟悉的人際關係。
但是後者,那麼就較大機率可能是激情殺人。
從機率上說,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很有可能並不認識。
比如因為搶劫,錯手殺人之後就地掩埋。
可以說陸川的這個判斷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對於後期分析辦案方向,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不論遇到什麼案子,不論這個案子有多大,從理論上來講,投入的資源終歸是有限的。
那麼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儘快的偵破案件,就是領導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果一件案子不能夠鎖定偵破案件方向的線索,案件的偵破就會非常麻煩。
通常案件發生後,召開案情分析會就是這個原理。
首先要根據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判斷出殺人的性質。
從而將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針對某一個方向全力攻克。
比如說這一起案件。
從目前現場的勘察情況來看,埋屍地點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案發現場。
並且從陸川沒有發現屍體有長距離拖行的痕跡。
那就很有可能說明,兇手殺人並不是預先就設計好的。
兇手有不是死者熟人的可能性。
但是,也有可能是死者的熟人和死者臨時發生衝突,從而臨時殺人。
哪種可能性大?
這就是秦勇需要判斷的。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死者失蹤時間已經過了15年。
那麼,到底是誰給秦勇打的電話?
打電話的人,既然知道這麼準確的埋屍地點,他又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打電話?
現場的處理很迅速。
骸骨挖掘之後,陸川做了初步檢查,就帶回了刑偵支隊。
法醫那邊和現刊辦公室有很多裝置可以對骸骨進行深入的鑑定分析。
其實絕大多數的骸骨類案件,破案的難點就在於確定骸骨的身份。
這個案件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一點是,根據骸骨上面的衣著確定了死者的身份,是15年前失蹤的張曼玉。
刑偵支隊會議室正在召開案情分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