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拉鍊,但小王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很強,沒有按照唐植桐給的圖紙來做文具袋。
給出的理由是拉鍊容易壞,這理由很強大,唐植桐無從辯駁。
唐植桐自己也試了一下,倒是沒壞,但拉鍊開合不夠絲滑,比小王同學差遠了。
1959年8月31日,星期一,天氣晴。
吃過早飯,小王同學收拾了一下,跟唐植桐一起出門。
“你走這麼早幹嘛?在家多休息一會不好嗎?”唐植桐早去是因為一大早有數學課,但小王同學不同,他心疼媳婦,昨晚那雙大長腿可沒閒著,不光踩縫紉機,掛在腰上,那勁可大了……
“哼,我願意,你還不願意了?”小王同學一副傲嬌模樣,猶如初戀中的高中生,專門繞道三公里去跟心上人匯合,一同去上學一般。
“我哪敢啊?公主請上車。”唐植桐果斷認慫,用手拍拍小王同學的車座,手一伸,很紳士的說道。
“又作怪。”小王同學回頭看了一眼院子裡,沒人,蜻蜓點水般獎勵了一下自己男人。
車座上有浮土,對於自己丈夫的這份細心,王靜文是滿意的。
四九城這幾年的空氣質量一直不怎麼好,早中晚都有人生火做飯,各種工廠也一直往外排著廢氣,一天到晚霧濛濛的。
若是能趕上刮西南風,能有那麼一兩天使人呼吸順暢,若是趕上西北風,那可遭罪嘍,不光有霧霾,還他麼有沙塵。
這種情況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是從去年冬天開始……
小兩口路上約好,唐植桐下課後過來接王靜文一起回家,蜜裡調油,膩歪的不行。
唐植桐把小王同學送到單位門口,目送她從大獅子旁邊的大門進去後,才蹬上腳踏車繼續西行。
騎了不遠,唐植桐發現北邊的一個衚衕口加了崗哨,有些詫異,上次過來的時候還沒有呢。
唐植桐沒有多事,這種情況不是一個小市民能湊上前去搭訕的,老老實實的騎過去,不敢停留圍觀。
來到郵電學院,唐植桐先回了趟宿舍,將自帶的午飯放進壁櫥,從挎包裡拿出小王同學昨晚連夜趕製出來的文具袋,才跟著沒走的舍友一塊前往教室。
學校這種地方,人多眼雜,唐植桐打定主意在校內儘量少用空間,所以飯是直接擺在明面上的,反正自己帶的窩頭,耐放,沒那麼容易壞。
“你這是個啥?筆袋?”路堅看到唐植桐手指勾著的玩意,好奇的猜測道。
“對,筆袋。我看有製圖課,就帶了套畫圖工具,用這個裝著方便。”唐植桐樂呵呵的解釋道,所謂的畫圖工具是徵用的鳳珍的,唐植桐答應下午給她帶回一套新的回去,算是交換。
“好傢伙,挺別緻的。哪買的?”路堅有點眼饞,他來讀大學帶的東西跟唐植桐差不多,也是沒想到有這種課程。
“嘿嘿,我愛人自己做的。我讓她再做一個,明兒給你拿過來。”唐植桐將自己的文具袋遞給路堅體驗一下手感。
“那可得先說好,白給的我可不要,得給錢。”路堅摩挲著文具袋,雖然是拼接,但畢竟是真材實料的皮子,質感沒的說。
“哈哈,那感情好,沒想到還能有錢賺。”唐植桐沒有拒絕,踩縫紉機能換來錢,想必會讓小王同學有滿足感吧?路堅的認同說明這東西有市場,更堅定了唐植桐找岳母推廣此類小玩意的決心。
兩人聊著,從教室裡拿上課本,去大教室上大課。
之所以叫大教室,是因為這間教室比普通教室大,裡面的桌凳呈階梯狀排列,保證即便是身高矮的同學坐後排也能看到老師黑板上的板書。
所謂的大課,就是將好幾個班的同學集中起來一起學習相同的課程。
唐植桐不知道這種做法起源於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但幾十年後的大學依舊在沿用,而且是世界範圍內的那種。
大學課堂與中小學不同,老師進來後沒人喊起立,老師先簡單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