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495 茅屋長談

趙昊陽可能是唯一一個對唐丁的這種表現不覺得奇怪的人。

在趙昊陽心中,越觀察,趙昊陽就越感覺唐丁就像是一汪深潭,似乎跟自己這些人格格不入,也許是他經歷過太多的事,他跟自己這些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當然,這些都是趙昊陽的猜測。

“咱們要不要等等老六?”王百洋看著大家,徵求大家的意見。

“算了,別等了,老六既然說咱們下山時候再來找他,那咱們就等下山時候再來就行。”最後還是趙昊陽開了口。

眾人也覺得不能因為唐丁一個人進了茅屋,他們就要在這茅屋外傻等,既然來了香山,那就要逛一圈看看。

茅屋裡,老僧人跟唐丁面對面而坐。

這間茅屋,只有一扇紙糊的窗,裡面光線很暗,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屋裡人的行動和說話。

“不知大師怎麼稱呼?”

“貧僧秋山。”

“秋山大師。”

茶砌茶,秋山大師給唐丁和自己倒了杯茶。

“嚐嚐吧,祁門紅茶。”

唐丁聞了聞茶香,然後一口喝盡,閉上嘴,茶香在舌齒之間遊走,他不由脫口而出,“好茶。”

“不知施主對佛經是怎麼理解的?”

“心中有佛,無所謂經。”

聽到唐丁的答話,秋山大師閉目想了想,過了一會才抬起頭,“好一個無所謂經,就算有佛,經真的無所謂嗎?”

“侍佛以誠,佛存乎於心,經自在人心。”

“施主很有慧根。”

聽到秋山大師的稱讚,唐丁微微搖頭,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是唐丁自己知道,這所謂的慧根根本就是來自於那次在港島他吸收的那部貝葉經上的佛經。

那部佛經叫做《六字大明咒》。

其實不管是《六字大明咒》也好,還是石屏上的《金剛經》、《心經》也好,其實東西都是想通的,懂了一個,其餘的並不難懂。

《心經》全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觀音經》全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這三部雕刻在石屏上晦澀難懂的經書,唐丁只看了一遍,就讀懂了其中的意思。

“我看施主眉頭緊鎖,施主是有什麼煩心事嗎?”秋山問道。

或許對別人,唐丁還不好說自己的煩心事,但是對著一個方外之人,唐丁就沒了顧忌,他簡單的說了行慕柳的不辭而別。

秋山聽完臉上依舊帶著微笑,但是卻沒說行慕柳的事,而是開口說了一件看似完全不相關的話,“你把我那串佛珠找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