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聽了神色動了動,蒼白的臉色上露出了滿足了笑意,拉過朱瞻基的手,輕輕拍了拍道:“父王能聽到你說出這幾句話,死也瞑目了?“
“父王,你不會死的?”朱瞻基痛哭道。
朱高熾握緊了朱瞻基的手,蒼白的臉上露出了疼愛的神色,輕嘆了聲道:“傻孩子,父王又不是神,哪能不死呢,你自小聰明,又得到你皇祖父疼愛,這些年父王見你漸漸成熟,處理朝政比父王要強多了,想來大明的天下交給你,你定不會辜負父王的期望吧?“
朱瞻基痛哭了幾聲,揚起一張俊美的臉,宣誓般的道:“父王請放心,兒臣決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我會象父皇一樣,成為一個有道明君,一個有為的天子,受天下百姓愛戴!“
“好,好,父王想你一定能做到?“朱高熾臉上洋溢著激動,原本蒼白的臉上顯出幾分病態的紅暈,猛吸了兩口氣道:”兒臣有這份心思,父王很高興,只是兒臣還要謹記,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帝王,在他們坐上龍椅的那一刻,無不想著做一個流芳百世的千古明君,但他們做到的卻是極少。“
偌大的欽安殿內一片寧靜,午後的陽光透過臉上沉木窗葉照了進來,照在朱高熾的蒼白的臉上。
整個大殿只聽得朱高熾的聲音繼續在說:“隋煬帝楊廣,登基之初何嘗不是這般想的,只可惜聽信小人之言,荒yin無度,吃喝玩樂,不理政事,即位後幾乎每年徵發重役,為營建東都洛陽、開發運河、修築長城,登基不過十餘年,竟調發擾動不下一千萬人次,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若說這些倒也罷了,偏生他年年遠出巡遊,每次出遊都大肆營造離宮,擾掠地方,浪擲人力物力財力,惹得百姓怨聲載道,這難道是他登基之初想看到的麼?父王相信不是的?”
還有那宋徽宗,詩書詞畫均為一代宗師,但是對治國卻一竅不通,在宋徽宗統治時代,輕佻治國,大興土木,以滿足他的享受,倦於政事,加上官僚集團趁機大發橫財。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政,導致朝政大亂。又對國際形勢判斷錯誤,導致金兵南下。到了最後關頭居然相信神棍郭京的鬼話,讓他率領所謂的“六丁六甲”守衛開封,結果一敗塗地,自己被俘虜不說,連帶大宋的半壁江山一起斷送,這些昏君朕相信他們登基之時,心頭也如皇兒這般所想做一個好皇帝,只是有些人懂得愛惜百姓,親賢臣,遠小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開創一朝盛世,成就一代明君,父王希望皇兒謹記這番話,做一個人人愛戴的明君?“
朱瞻基用力的點了點頭道:“父王請放心,兒臣一定不會辜負父王的期望?“
朱高熾疼愛的摸了摸朱瞻基的烏黑的頭髮,繼續說道:“皇兒心底仁慈,難得是能文能武,父王相信你能說出這番話兒就一定能做得到,但國家大事,不可憑著一腔熱血才行,需要諸位大臣鼎立相助才能更加完善?“
“兒臣謹記父王教誨?”朱瞻基已泣不成聲。
朱高熾道:“事是做出來的,可不是說出來的,是不是好皇帝,做了皇帝才知道,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如今他們等待著新君做出一番大作為,皇兒莫要讓他們失望才好?記住,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兒臣記住了?“朱瞻基語氣堅定的道。
朱高熾說了一通話,面色越發蒼白,呼吸越發急促起來,朱瞻基大驚道:“父王你要不要歇息一會兒?“
朱高熾擺了擺手示意不用,目光緩緩轉動落在了楊榮等人身上。
楊榮會意,急忙上前跪倒,哭泣的道:“陛下——?“
朱高熾勉強從臉上擠出了一絲微笑,伸手有些顫抖的手掌,楊榮急忙上前一把握住,嗚咽的道:“陛下,你會沒事的,一定會沒事的?“
朱高熾笑了笑道:“楊大人你算得上兩朝老臣了,如今一把年紀了,怎麼還看不開呢,若是東里在就不會這麼看不開了?”
楊榮面色紅一陣,白一陣。
朱高熾輕輕嘆了聲道:“朕這自幼身子不適,不被父王喜愛,當年常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你們仍對朕不離不棄。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知我三人之心呢?”邊說邊留下了眼淚!”
“父王——?”朱瞻基大哭。
“皇上!”楊榮,楊溥、夏元吉等人也人不住淚流滿面的大哭起來。
朱高熾擦了擦眼淚道:“朕登基一來,身子身體軟弱,不能臨朝,一切大事都耐諸位輔佐,說起來,朕要好好謝謝你們才是,如今朕將要去了,皇兒新君,漢王在側,國家大事就勞煩諸位先生了?”
楊榮等人哭泣道:“萬歲天恩浩蕩,我等敢不竭盡全力報效國家?”
朱高熾說著目光緩緩扭轉過來,看了一眼朱瞻基道:“太子能文能武,且心底仁慈,假以時日是個好皇帝,還望先生多多扶持才是?“
楊榮以一聽登時大哭,忙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偶染小疾,原無大礙,望安心調養,千萬莫說這等話兒??”
朱高熾搖了搖頭道:“朕雖也這般寬慰自己,奈何命運如此,朕既更改不得,唯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