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笑死我了,還十二路譚腿呢?”
賀佳星只是個普通學生,自然是不瞭解武學名稱的,還以為林教官是電影小說看多了呢。“是不是還有五郎八卦棍和洪家鐵線拳啊!”
想笑歸想笑,倒是真有這門武學,陳安然也略有耳聞。
這可不是什麼存在於電影裡的花招,不僅真的存在並且還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好在林教官並不是修煉者,沒有真氣的加持,普通的“十二路譚腿”對陳安然並沒有什麼鸞用。
武術裡一直有“南拳北腿“支之稱,這裡的南拳指的就是洪拳,而“北腿“自然就是譚腿了.傳說此腿起源於龍潭寺,故稱為潭腿;還有一說由譚姓之人所創,故名譚腿.但似乎前者的認可度稍微廣一些。
明朝正德年間,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濟禪師,親自到臨清龍潭寺巡訪,與崑崙大師後輩傳人躍空大師相見,兩僧將少林的羅漢拳與臨清潭腿互換學練以留做紀念。隨後少林寺後人又將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動並添增兩路。
幸好陳安然還是有點學識的,要不然也會跟賀佳星一樣捧腹大笑了吧?
這“十二路譚腿”傳的倒真是神乎其神,拳諺說“練拳不練腿,如同冒失鬼“,因此譚腿也被看成是武術基礎訓練專案之一。譚腿之風格,動作精悍,配合協調;招數多變,攻防迅疾;節奏鮮明,爆發力強。譚腿之技擊,多上下盤同步出擊之術,可令對手防不用防。下盤發招講究腿三寸不過膝,招式小速度快,攻時無被克之虞。上盤進擊以劈砸招術最多,力度大,拳勢猛。 傳有歌雲:'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譚腿四隻手,人鬼見了都發愁“。
怪不得這林教官如此囂張跋扈,原來手底下是真有底牌的,這樣說來倒是有幾分囂張的資本。
可陳安然壓根沒放心心上。
練武的能跟修仙的比嗎?
陳安然故意做出了和賀佳星一樣的表情,捂著肚子大笑了起來:“哈哈哈,笑死人了,一會你要不要再來一個降龍十八掌?!”
話是這麼說的,一旦動手陳安然還是會裝作如臨大敵的樣子。
“呵呵,小子,一會被我打傷了,我允許你休息!”林教官咬了咬牙,預備式已經打了起來,立正收腿的同時,面向的方位大致猜測應該是南,右手的肌肉也在瞬間拱了起來。
滋滋作響的右拳平西為正拳,緩緩伸出為掌放置右夾前且指尖向上,動作行雲流水右拳經前上,左掌橫並從上面下,齊至胸前,右拳橫伸西,左掌右夾前。
“呦?”陳安然還沒真想到,這林教官還真挺專業的,連預備式都耍的一套套的,有點東西嘛!
“呵呵,嘴硬的小子!”
“來戰!”
林教官喝出一聲“第一路!”
話音落地林教官動了,身形非常快,朝著陳安然的面門就是一個衝拳,同時並左腳步伐踏出,左掌變拳從腰出立衝打出。
“呵呵?有點東西但不多。”陳安然並沒有放在眼裡,畢竟在他的眼裡這些行雲流水的套招就跟小孩子跳舞一樣
“啊!強啊!”陳安然故意皺了皺眉,先將其捧上天到時候贏了也能少些罪惡感。
嘴上說著,陳安然不急不慢的一個快速的後側步,同時右手化掌輕鬆握住了林教官的衝拳,左手在接另一拳的瞬間,故作不敵被打飛了出去。